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逐渐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称帝建立汉朝,遵循周朝宗法制的原则,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为太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    )

选项
姓名
性别
年龄
生母姓名及身份
在诸子中的特点
A
刘肥

20岁
曹氏,刘邦反秦前在家乡的情妇
最年长且最贤能
B
刘元

12岁
吕雉,刘邦结发之妻,现封为皇后
人缘最好
C
刘盈

10岁
也是吕雉,同上行
柔弱善良
D
刘如意

3岁
戚懿,刘邦最受宠的妃子
最受父亲宠爱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朝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三公九卿制,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说法有误的是(    )

A.丞相为百官之首,对百官进行监察,对皇帝负责
B.御史大夫是副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C.诸卿在丞相之下,分掌国务
D.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史料的记载的这个史实(    )

A.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C.扩大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势力
D.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境遇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解读历史资料,观察下面两幅图,结合你所学的历知识,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

A.两幅图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B.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明宋代中央集权的严重弱化
C.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趋于安定统一,没有战争了
D.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治国方略的改变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征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享有崇高的声誉,曾任侍中等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依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当时魏征应供职于(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枢密院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经注》载:“秦灭楚,立长沙郡,即青阳之地也。”长沙郡下设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从此,长沙开始纳入全国统一的政治体制,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郡守是长沙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B.长沙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C.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
D.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B.大、小宗的身份是一成不变的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D.等级森严,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仁宇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说:“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跨地过广-----于是采用一种“斑马式”的管理,就是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文中的“斑马式”管理应该对应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表明(    )

A.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的演变趋势
B.宰相位尊权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C.宰相由一人到多人,权力被分割
D.汉代宰相掌握实权,唐代宰相形同虚设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九品中正制”相关的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鼎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    )

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迷信
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图是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肯定了秦统一货币的制度
D.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代设军机处弊端多多,稍可称赞的是(    )

A.军机大臣无法弄权
B.军机处对军国大事直接裁决
C.军机处工作效率相对提高
D.减轻了皇帝的行政工作负担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无关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措施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品中正制度……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侍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权责,徇私舞弊……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邹纪万《魏晋南北朝之》
材料二: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缓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进士科始盛于高宗时,至玄宗开元以后,益为社会所尊崇。由于参加的士人,不拘资格,因此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开元以前,朝中名士,杂出他途者尚多。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玄宗时,进士考试始尚诗赋。
――摘编自傅东成《隋唐五代史》
村料三:假设你是清政府的一名决策者,1901年需要做出一项重要决定――是否废除科举制,下表中所列因素供你决策时参考

朝廷尊崇儒家思想,以仁义礼孝等思想治天下和教育臣民
科举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考查范围,以八股文为样式
全国有几百万人自儿童时代就开始学习科举技能,以此为人生目标
近千年来,科举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新政”开始推行
各地纷纷创办新式学堂,但招生困难

(1)概述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依据材料一分析其被取消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进士科的设立对唐代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规律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所列因素,在是否废除科举制的问題上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第五高中高一上期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