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基于核心素养创新评价方式

更新 2021-12-13

20万套资源免费下,500万道试题任意组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双减”背景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校应该探索新的评价方式,让评价方向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相吻合,打造“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

    对标核心素养,创设评价载体。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以核心素养3大板块、6大方面、18项评价指标为基础,突出小学低、中、高3个阶段素养的螺旋式上升曲线,可以设计成“18+X”的“圆盘”形式。“18”就是核心素养18项评价指标在小学阶段的目标要求,“X”是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发展板块。

    圆盘分5个层级,从中间起3格为合格,4格为良好,5格全满为优秀。每个学生每学年都会有一份评价手册,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评价内容,其中过程性评价每月一次,终结性评价每学期一次。在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学生根据自己目标达成情况在相应的素养扇面填色,“完全达成”就填满,“达成度不高”就留出相应的缺口,用以反映在某些素养方面的缺失。

    这种评价方式通过“锯齿形扇面”直观反映学生的发展状态,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觉反思、自我完善、自主发展,还可以促进学科教师对教育对象进行最直观的观察,以便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同时引领家长客观把握孩子的发展状况,及时跟进、协助教育。

    优化评价过程,助推全面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重点关注、观察、评价学生的成长过程,凸显学生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引领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在自我评价、自我观察、自我完善中不断成长。

    六年级学生小彤在期中阶段评价时,仅有“珍惜生命之自爱星”是优秀,她从评价圆盘的缺口中认识到自己在“关心他人”“创新实践”“探究学习”等方面的不足:“不看这个小圆盘,真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多不足和差距,我要好好努力!”在教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到六年级毕业时,小彤的圆盘缺口满了许多,得到了9项优秀、10项良好。其他学生也都在经历评价活动之后更加了解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评价方式也需要不断优化:一是要切实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总体构想和课程改革倡导的发展理念,科学定位评价的主体和内容,以直观的形象更好发挥素质评价的导向功能;二是引导教师和家长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重视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过程中的生命状态,及时诊断、反思并矫正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教育教学与生命成长的有机衔接;三是有效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发展状况,通过评价圆盘的缺口,自我觉察综合素养的欠缺,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进而达成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觉服务的目标。

    突出多元评价,关注个性成长。学校应自始至终贯彻个性化教育思想,尤其要突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突出评价方式的个性化、多元化,从多个层面观察、评价学生,避免由于评价主体单一而导致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素质发展的状况。

    每月一次绘写“圆满”的生命年轮主题班会是学生最期待的,这不仅是学生自我内省、自我欣赏、自我反思的时刻,也是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善意提醒、虚心悦纳的平台,更是教师和家长发现孩子成长、鼓励孩子改变、促进孩子生命拔节的机会。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发展评价目标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尝试,形象地反映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情况,改变了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增强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成长信心,让教师找到了评价的抓手。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教师发展中心,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成果)

随手点个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