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初中历史

阅读材料: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陈毅贺“七大”闭幕
请回答:(1)“八载干戈”指的是什么?
(2)中共“七大”哪一年在哪里召开?(2分)
(3)“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1)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已经进行八年   (2)1945年延安
(3)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
(2)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
(3)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胜利:
(4)解放战争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5)在京张铁路的险要地段设计出“人”字形路轨的工程师:
七七事变、李大钊、台儿庄战役、辽沈战役、詹天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人物与其作品连结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魏源——《海国图志》 B.茅盾——《子夜》
C.老舍——《骆驼祥子》 D.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老师向同学们推荐的四部反映人民解放战争的电影中,有错误的是  (    )                                                         

A.《西安事变》 B.《挺进大别山》
C.《大决战》 D.《辽沈战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历史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 渡江战役   ② 挺进大别山 ③三大战役   ④ 追歼残敌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刚刚过去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3周年纪念日,南京举行了多种悼念活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屠杀的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达  (   )

A.20多万人 B.30多万人
C.40多万人 D.50多万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   )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抗日战争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件中,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的是     (    )

A.八一三事变 B.华北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来源于           (   )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

A.辛亥革命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近代反帝爱国农民运动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专家指出:作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楼兰城当时充分吸纳了来自东西各方交通和商业资源潜力,加之邻近孔雀河,河道密布而水量充盈,楼兰城曾经在丝绸之路上辉煌一时。 --2001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
【材料二】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曾有挟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             --2001年1月18日《华声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途经楼兰王国商路的东方起点是哪一城市?
往西方贩运的货物主要有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楼兰王国消失的原因。
(3)要避免楼兰的悲剧重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义乌位于浙江中部,目前实有人口180多万,以汉族为主,有回、苗、壮等23个少数民族。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乌伤县,属会稽郡。唐武德四年于乌伤置稠州,六年分设乌孝、华川两县,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两县称义乌县。1988年5月撤县设市。
(1)在秦王政设乌伤县前,义乌实行的是什么行政管理制度?
(2)唐武德七年(624年)设"义乌县",三年后的义乌人迎来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封建"治世",这一"治世"的名称是什么?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义乌撤县设市时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点是什么?
(4)开放的义乌吸引了大量少数民族群众,作为义乌人,在日常交往中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