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初中历史

右图选自教材《新中国的诞生》一课,编写人员选用这幅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

A.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B. 当时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低下
C. 毛泽东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D. 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吴晗先生诞辰10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和家乡义乌相继举行。下列与吴晗先生含冤逝世有关的运动是

A. 抗美援朝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博会的主题既体现了全球的共同兴趣,也涉及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最关注的领域。
材料一  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第一次提出世博会主题--"一个世纪的进步",科学的巨大力量贯穿着人类历史的进程,这个世纪的进步就是科学技术应用的结果。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世界。
(1)请你列举一项工业革命期间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变的科技成就。
材料二 下表是几届世博会的主题。

时间
主题
1998年
海洋--留给未来的遗产
2000年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年
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

(2)以上各届世博会的主题共同体现了人类在寻求怎样的发展道路?
材料三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结合这一主题,上海某调查组进行了一次调查,右图是其中一组数据。

(3)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就业是公众最为关注的因素,请从我国人口特点的解毒来分析就业难的原因。
(4)从题图选择出一个你关注的因素(除"就业"外),谈谈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同仇敌忾】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败走麦城】
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
(4)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的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摘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有删改)。据此回答题:

1.

材料中的第一次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材料中的第二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一些官员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以求自强的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3.

材料中第三次战争的交战双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却以清朝的惨败而告终。它暴露了清朝政治制度的腐朽。清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三权分立制度 B. 民主共和制度 C. 君主专制制度 D. 君主立宪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历朝重视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实践中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智慧  在我国农耕文明史上,集中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生产工具的重要发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
(1)请列举两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
帝王之道  "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2)请说出唐太宗的这一治国思想在农业政策上的具体体现及其影响。
探索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是1949-1989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拆线图。
(3)说出引起A点(注:1959年)前后粮食产量变化的历史事件,分析引起B点之后粮食产量变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这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爪干步"一一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科三:"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帷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映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四:(他)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一世界历史》九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他领导了哪一场战争?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
(2)材科二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总统"是谁?为战胜"恐惧",这位总统实施了什么政策

(4)材料四中的号召人应是谁?这位号召人通过哪一种建设模式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1945年2月,他和材科三中的"总统"共同参加了二战中的哪一国际会议?

(5)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图一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图二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
图一场景发生在①(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②
图二场景发生在③年的辛亥革命后,这场革命的领导人④建立⑤ (国家名称)。

图三中国地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图四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图三场景发生在⑥  年,日本侵略者曾在此地的大屠杀中屠杀中国人⑦ 以上。现在,终于低下了头。⑧ 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图四场景发生在  ⑨(战役名称)以后,⑩(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C.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 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中1975一1982年的美国经济状况,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经挤危机的形响
B. 朝鲜战争的爆发
C. 日本的崛起
D. 冷战的开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非洲因南非世界杯足球赛而倍受世界关往,此年还是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多少周年

A. 10周年 B. 20周年 C. 30周年 D. 40周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诺曼底登陆 ②德国进攻波兰③慕尼黑阴谋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A. ②①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④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属于古代西方文明成就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 洋务运动期间 B. 戊戌变法期间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解放故争期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右图,该变法发生在何处

A.
B.
C.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