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二: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都江堰。两千多年的事实证明,都江堰真正体现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意义。2000年,都江堰及其附近的青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1)材料中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谁在什么时期主持修筑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都江堰的作用是什么?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要把都江堰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4)都江堰的修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鲜卑姓
汉  姓
鲜卑姓
汉  姓
拓  跋

贺 赖

丘穆陵

独 孤

步六孤

贺 楼

 
材料二:魏主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它反映了哪一事件?
(2)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3)实施改革的统治者及继任者在死后大都采用“孝”为谥号,这与该事件的什么内容有关?
(4)材料反映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措施巩固封建统治,影响深远。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图一中人物是谁?他在中国历史上作出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二中结构图反映的是秦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设置了“三公”,其中分管行政是哪一职位?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了哪一行政制度?
(3)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该统治者在经济、文化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如李斯、蔚缭、王翦等。其中,蔚缭是当时的军事家,当秦王发现这位军事人才时,竟然放下国王架子,“依法食饮与缭同”,后来任命他为统管军事。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通过这样的考察,他发现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奴仆的卫青,做到了大将军。
请回答:
(1)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秦王嬴政、汉武帝的最大历史贡献。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秦王嬴政、汉武帝在为政治方面有何共同点?
(3)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措施外,秦王嬴政、汉武帝刘彻在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分别有何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及秦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皇帝”是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改革或变法代表了“百家争鸣”中哪一家的思想观点?这一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谁?
(4)成功的改革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欣赏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在近代历史长河中穿行,悲愤在心中燃烧。曾几何时,绚丽开放的罂粟花啊,变得魔鬼般狰狞!隆隆的炮火声,带来了所谓的文明,屈辱的条约啊,让古老的中国,在风雨中飘零。听,那是失去的儿女们,在高呼母亲……
(1)“罂粟花”指的是什么?最早把这种毒品带到中国来的是哪个国家?为了制止这一毒品流毒于中国,中国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2)“屈辱的条约啊,让古老的中国,在风雨中飘零。”请你说出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那是失去的女儿们,在高呼母亲……在这个条约中“失去的儿女”是谁?
(3)“隆隆的炮声,带来了所谓的文明”最早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的是哪个国家发动的射门战争?该国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真的是为了将文明带到中国吗?请你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某班以唐朝、宋代和明朝历史为主线,开展了“泽被后人,光耀世界的中国文明”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兼收并蓄的唐朝】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1)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证明。
【科技发展的宋朝】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2)例举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的科技成就,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
【国威浩大的明朝】

(3)依据图片可知,“西洋”指的是              洋和           洋,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                                       。 
(4)通过以上探究,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感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女生小红学习了古希腊的历史后,高兴地说:“假如我生活下图人物执政期间的雅典,我也能享受民主政治,参与国家管理。”   

图中的人物是谁?             针对小红的错误说法,请你给出恰当的理由予以反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某班拟举办一场主题为“经济发展与对外关系”的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唐朝时期的中国,同亚非地区许多国家有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不仅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而且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唐朝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请回答:
(1)请你将图1中的A和F补充完整,并指出西亚的安息古国在丝绸之路中所起的特殊作用。(2分)
(2)观察材料二的表格649年至741年唐朝人口数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与当时的亚洲国家进行密切的文化交往的两例史实。说说经济发展对外交往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误时的迷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全国掀起了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开始流行列宁装等,“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
(1)据材料一,哪个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对我国影响最大?试分析出现材料一这种情况的原因。
材料二 在 1956 到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前夕这十年的最初探索中,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以及党在指导方针上存在着正确的、比较正确的和错误的两个趋向,社会主义建设一开始就经历着曲折的发展过程。
—— 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2)据材料二,归纳社会主义探索经历曲折发展过程的原因。在这一阶段出现的失误有哪些?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 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3)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促进本国迅速发展,抓不住就会落后挨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英)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二 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世界历史纪录片演说词》
材料三

材料四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方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种打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又采取了怎样措施来迎接这一机遇?
(4)材料四中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中国应如何应对,请你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二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以上材料摘自(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代表性事件是什么?。
(2)概括20世纪之所以出现“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局面,美国所具有的有利因素?
(3)第三次权力的转变“群雄竞起”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4)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简要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文集
材料二 该法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罗斯福新政内容
材料三 全会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功过是非问题。...... 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因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些年来受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建国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
——某会议公报
(1)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和苏联僵化的“模式”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出自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法令?该法令反映出罗斯福新政具有怎样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会议的决议?依据材料指出这次会议使中国实现了怎样的转折?
(4)“列宁的思路”、罗斯福新政及中国的“全会”共同作用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国纷纷以各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人类社会对待历史悲剧的正确选择。
某班举行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系列活动。
(1)在探讨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的主题班会上,小丽同学认为是美国向日本本土投放了原子弹,屈服美国的原子弹(屈原说);小华同学则认为是苏联红军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苏武说);小东同学认为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共同说)。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由。(只答一种观点即可)
(2)小刚同学负责布置图片展,请你帮助小刚同学为下列三幅图片各拟—个标题。(3分)
标题①           ②             ③             

说明:图一: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的宽恕;图二:在这张拼图中,左为一日本老兵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向亡灵谢罪;右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东京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图三:2005年2月,德国一名儿童手持蜡烛参加掉念二战死难者的集会。
(3)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名同学,在参与上述活动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
材料二:新华网北京2009年5月2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昊伯雄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利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最初构想是谁提出的?
(2)上述政策的指导下已经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
(3)依据材料二回答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提出了哪些主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