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试题 / 选择题
高中化学

下列用数轴表示的产物与量的关系不合理的是( )

A.铁与稀硝酸反应:

B.Cl2与FeI2溶液反应后的产物:

C.向烧碱液中通入SO2后的产物:

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34g FeSO4•7H2O(分子量:278)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FeSO4•5H2O
B.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Q的化学式为Fe3O4
C.在隔绝空气条件下,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H2OFeSO4 +H2O
D.温度为l59℃时固体N的化学式为FeSO4•2H2O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34 g FeSO4·7H2O样品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为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FeSO4·5H2O
B.温度为159℃时固体物质N的化学式为FeSO4·3H2O
C.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由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FeO+SO3
D.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Q的化学式为Fe2O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0~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反应条件且互不相同,t3时刻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t1=15 s,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 mol·L-1·s-1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一定为减小压强
C.该容器的容积为2 L,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 mol
D.t5~t6阶段,若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06 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3A(g)B(g)+2C(g)ΔH=-50a kJ·mol-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含1 mol HNO3的稀硝酸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铁粉反应,所得氧化产物与铁粉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Fe2+,曲线b表示Fe3+
B.P点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5Fe+16H++NO3-==3Fe2++2Fe3++4NO↑+8H2O
C.n2=0.25
D.n3:n1=3: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有机化合物A只由C、H两种元素组成且能使溴水褪色,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B、C有如下关系:

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鉴别A和甲烷可选择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乙酸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
C.C的名称为乙酸乙酯
D.过量饮用B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 。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x(HI)和v~x(H2)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改变条件,再次达到平衡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升高温度到某一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可能分别是A、E
B.若再次充入a mol HI,则达到平衡时,相应点的横坐标值不变,纵坐标值增大
C.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相同
D.若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3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在相同的温度下、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分别进行反应:3H2(g)+N2(g) 2NH3(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容器乙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的反应速率为v(H2)=0.3mol·L-1·min-1
B.2c1<1.5
C.在该温度下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
D.2ρ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标准状况下,将aLNH3完全溶于1L水得到V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⑤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Na2O2固体,气体体积缩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B.一定有N2、CO和HCl
C.一定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D.一定有N2和HCl;没有CO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6 mo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 mL B.50 mL C.30 mL D.15 mL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2Z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 B.③⑤②①④ C.②③①④⑤ D.①②③⑤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 H2S ④0.2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
b.密度②>③>④>①
c.质量②>③>①>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abcd B.bcd C.cba D.ab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