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③分解者,腐生生物
④消费者,自养生物
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⑥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f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
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E点及E点以后区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①生产者 ②分解者 ③消费者 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⑤食物链和食物网 ⑥物质循环 ⑦能量流动 ⑧信息传递

A.①②③④ B.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珍稀物种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表面积用于从事农业,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景观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表面积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下图可以体现出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动态有影响。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
B.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出生率高的缘故
C.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是气候和疾病等原因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全部死亡
D.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的垂直结构最复杂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鼠妇、跳虫、甲螨和线虫等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图示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B.②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
C.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
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
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
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mm×2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计数时观察到计数室内酵母菌数为M,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M×105
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增加
B.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底物浓度可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C.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加
D.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将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

A.400a·0.8m B.0.8a·400m
C.a·320m D.320am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在有患者的家族中进行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注意打开电灯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