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双选题
高中地理

 图11为部分学者构想的“引渤入疆(引渤海水进入新疆)”工程线路(图中虚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9~20题。

下列关于该工程的说法合理的是

A.带动机械工业发展 B.主要采用管道输水
C.全程实现自流输水 D.尽量连通沿线径流

其建设过程中,若环保措施不力,对沿线的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A.改变气候类型 B.破坏地表植被 C.诱发地质灾害 D.降低地卜水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4为2010年末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遭受暴雨洪涝袭击区域示意图,图15为新西兰位置图。读图回答25~26题。

本次昆士兰州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低压系统活跃 B.东北信风较强 C.东南信风较强 D.监测预报失准

澳人利亚和新西兰农业生产的相同点有

A.畜牧业发达 B.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机械化水平高 D.农牧区水分条件优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西部是许多河流和运河构成的内河航运网。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据此完成19—21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大气环流(局部)的垂直剖面,图中气压带、风带名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副热带高压带,乙为极地高压带
B.①为西风带,②为极地东风带
C.甲为赤道低压带,乙为副极地低压带
D.①为信风带,②为西风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2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13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利用土地增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大城市功能区中CBD(中心商务区)描述正确的是

A.应布置在居住区中心,靠近工业区 B.应布置在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带
C.应布置在城市中心,靠近居住区 D.区内金融、邮电等服务机构集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D.地转偏向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回答21—22题。

该图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

A.集聚现象 B.分散现象 C.产业升级现象 D.产业转移现象

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A.增大就业压力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促进技术创新 D.改变能源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B.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
C.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B.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回答25—26题。

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城市人口比重 B.②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C.③一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D.④一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图示曲线反映了: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相关内容的组合,正确的是   

A.公平性原则—把消除贫困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
B.持续性原则—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C.共同性原则—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D.阶段性原则—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回答30~31题。

年 份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0
2005
荒漠化面积
(万公顷)
67
69
71
89
197.26
257.8
262.2

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C.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

A.南方低山丘陵实行退耕还林
B.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C.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D.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属于发达国家首先向海外转移的产业有

A.技术密集型 B.劳动力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知识密集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更高利润
B.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部交易成本较高
C.东亚地区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较好的目的地
D.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往往是单一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图”回答下题。

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太阳辐射差异 B.大气环流影响
C.距海远近不同 D.地形差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双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