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综合题
高中地理

读亚马孙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和亚马孙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西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的失业问题,鼓励农民向亚马孙河流域进军。破产的农民们,拖家带口走向森林,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西南部的朗多尼亚地区,这里是巴西最富庶的地区。在高潮时期,每月有五万七千名移民来到这里。
(1)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2)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3)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9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林砍伐的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       平方千米,占到雨林总面积的           %,这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下图左)。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下图右)。

(1)右图所示地层,深度1.6米处是湖沼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
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2)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3)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2分)图甲是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图乙是日本与韩国企业在我国城市投资办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甲中的国家名称。
A _______ , B_______, C _______。(  6分 )
(2)比较说明图乙两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异同点。( 8分 )
(3)简要说明青岛、大连、上海等地吸引日本、韩国等国家企业来华办厂共同具有的区位优势条件。(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2)在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3)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国产业发展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及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材料二: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的统计图。

材料三:世界、中国、美国人均耕地与人均GDP比较表。

(1)上述哪些省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2)从表中看出哪两个省区的人口负担最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椐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
(4)读上表,分析造成人均耕地继续减少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首次参加国庆游行的“宝岛台湾彩车”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彩车上代表两岸三通的飞机直指蓝天,寓意着两岸关系的美好未来。两岸三通的顺利实施,使热议很久的台海隧道建设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大陆拟订的台海隧道计划中,专家主要提出了三个方案,即北线、中线和南线方案,起点均在福建(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近期开工建设台海隧道,则影响其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社会经济因素       B.科学技术因素
C.自然环境因素       D.政治因素
(2)两岸三通的实现,受影响最大、最直接的经济区是( )
A.环渤海经济区       B.海西经济区
C.长三角经济区       D.珠三角经济区
(3)简述台海隧道规划建设对台湾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央气象台2010年10月20日报道,入秋以来影响我国强冷空气对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新疆地区气温普遍下降6~14℃,风力达6~8级,局部地区风力达12级,南疆出现沙尘暴天气。乌鲁木齐19日17:00气温19℃,20日17:00降至2℃,并出现初雪。
材料2:2010年10月19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

(1)根据材料1,此次强冷空气活动给新疆地区带来较大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是                                   。(答出两点即可)
(2)10月19日天气预报,受          影响,海南岛将继续出现中到大雨天气,原因是                  。结合图示,此天气系统西部比东部风力    ,判断理由是                     
(3) 试绘出图中出现的冷锋系统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图,虚线为等高线,AB为晨昏线,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位于     (南、北)半球。其流向大致是                   。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          洋。
(2)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约为     小时(取整数)。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引起的主要后果是                                        
(2)2002年3月20日至22日北京遭受近几十年来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沙尘暴天气。北京地区的“沙尘”主要来自我国              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分析我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
(3)据测算,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原因是什么?
(4)黄河上游CB河段水量减少给下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谈谈合理利用黄河水的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 问题。

(1)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   _,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           ,其原因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______;乙______;AB__________。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
(3)该地上覆岩层是______作用形成的。地壳运动状况是________。
(4)如果寻找油气,要在______中找,要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__中找。
(5)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选甲地还是乙地,
应选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_________。
(2)在赤道至南,北纬30°之间,多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海拔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纬90°附近,有半年极昼现象,为什么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最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____江,最终流入_____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______。(单项选择)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5)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__。
(6)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⑵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⑶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⑷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⑸Q地位于M的                  方向。
⑹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            方向。
⑺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趾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用折线)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________,建议________。
②在E、F两地中,________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________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