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朗读节奏划分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10分)
超然台记(节选)  苏轼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①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②,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皆疑余之不乐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③之计。方时,予弟子由,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①背:远离。②比:连续,常常;登:丰收③苟全:大致完备
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分)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是(      )②适(     )
翻译画线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刚任职之时,面临的是怎样的现实状况?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所叙之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年羹尧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军中不解其  (         )         ②次日(       )  
③领飞三百  (           )          ④此西南十里 (       )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一霎绝”相同的一项是(     )

A.默识之(《〈论语〉八则》) B.言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C.夺杀尉 (《陈涉世家》) D.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令 各 将 束 草 掷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联系选文,分析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明代王守仁《何陋轩记》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注】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阴暗潮湿。⑤桧:一种柏树。⑥莳:栽种。⑦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⑧信:伸张。⑨化:教化
根据要求答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将其地 ②因之曰“何陋”③石穴而居之 ④记之以来者   
(2)与 “守仁以罪谪龙场”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可以为师矣(《论语》) D.岁以大穰(《以虫治虫》)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就 其 地 为 轩 以 居 予
翻译下列句子。
(1)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2分)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则古文。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用“/”为下面的句子标出朗读停顿。(限标两处)
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⑴弗(         )               ⑵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⑶然后能自也(         )       ⑷教学相也(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后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 也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小惠未(           )            (2)小未孚(          )
(3)公将之(           )            (4)而衰(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全文以                为线索,详写                 ,略写                ,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短文(11分)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有删改)
【注释】①渴(hè):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  ②箭:小竹。 ③庥(xiū):同“休”,休息。
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 民其上   (          )     ② 其长十许步     (          ) 
与“视既静”中的“之”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乃记而去 (《小石潭记》) B.久 (《狼》)
C.齐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D.送杜之府任蜀川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其流抵大石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小石潭记》)
说说石渠的水有什么特点。 (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叔敖埋蛇》一文。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叔敖曰    (     )      ②恐母而死也  (         )
③蛇今在     (     )      ④他人又见     (     )
下面句子有两处停顿,请用“/”划出。
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
找出与文中“杀而埋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久之,目似暝《狼》     B.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C.蔽林间窥之 《黔之驴》 D.事列《神仙》之传。《黄鹤楼》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请结合课文简单分析孙叔敖是个怎样的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惶恐/滩头/说惶/恐 B.茅飞/渡江/洒江/郊
C.塞下/秋来/风景/异 D.衣冠/简朴/古/风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诗文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B.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朗读节奏划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