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语言表达
初中语文

2021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促进"馆校结合",某班将开展以"走进博物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5月17日,天津南开大学博物馆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再现了北京故宫、云冈石窟的场景,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沉浸与交互式的视听盛宴。师生在复原场景中观赏、行走与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与历史的魅力。

[材料三]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天津老城博物馆举办了主题为"红色基因代代传--甘肃省环县革命斗争史回顾展"的线上云展览。这种展览形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促进了东西部"文博"交流。

[材料四]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天津博物馆推出了同款香草口味雪糕,高度还原了玉壶春瓶的祥子。这款文化创意雪糕,以一种创新的方式,使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博物馆以更多元的形式展现历史文化的风采。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的三家博物馆开展了哪些富有创意的活动。

来源:2021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真挚 誓言 惭愧 与日俱增 浮光略影

(2)枯燥 气慨 祷告 络绎不绝 心有灵犀

(1)  改为   

(2)  改为   

来源: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另一个别的角度看,语言也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心境、追求和道德修养。

②一个人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就会说出怎样的话。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说出来的话就像凛冽的寒风,让人听了情绪低落;一个心境旷达的人,_____,_____。这正如荀子所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③言为心声,有不同追求的人,说出的话也不尽相同。周敦颐身处官场时,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勉词,这是他洁身自爱的追求;刘禹锡屡遭贬谪时,发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宣言,这是他不甘消沉的追求;袁隆平初离校园时,立下"不让老百姓挨饿"的宏愿,这是他 广济苍生的追求。

④语言既能反映一个人的自我修养,但能体现他的思想境界。一个人只有摆脱了思想的贫瘠、权力的束缚、金钱的羁绊,他的修养才会慢慢提升,说出的话才会令人舒心。

⑤一个人的心境、追求和道德修养就是心田的繁花。心中 繁花盛放,言语芬芳自来。

(1)请用正楷将第③⑤段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③贬       

④贫       

(3)第①④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4)请在第②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和前一个句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来源: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围绕"夏天""树林""风"三个词语,发挥想象,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来源: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火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上午7点18分,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确认成功降落火星,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着陆器上搭载的是我国"祝融 号"首辆火星车,这是我国首次实施火星着陆任务。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历经200多天的飞行,于2021年2月10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在此后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又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对着陆区域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等待今天这个最佳时机实施着陆。

着陆器搭载"祝融号"降落火星后,轨道器则继续围绕火星运行,一方面为着陆器和火星车提供中继信号服务,另一方面继续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注:①祝融,我国神话中的火神。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轨道器、着陆器和火星车组成。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写下长诗《天问》,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向宇宙更深处探索,寻求"天问"的答案。

探索火星的愿望美好,难度却极大。火星与地球相距遥远,每隔780天左右才会合一次,会合时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仅一个月左右。不仅如此,由于探测器飞行线路会受到太阳系内多个天体的扰动,还有太阳风、空间辐射等的复杂影响,轨道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

"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后,在环绕火星的三个月飞行中,拍摄了大量火星表面照片,由科学家们反复研究和比较分析,最终选出符合探测任务要求的着陆地点。

要完成降落火星的任务,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天问一号"从火星大气层外缘通过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整个降落过程大致分为"进入、减速、软着陆"三步。从开始踏上进入点的那一刻起,"天问一号"就迎来了此次探测旅程中最为凶险的"恐怖9分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天问一号"要从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与此同时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探测器先瞄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一个狭窄的进入走廊,接着气动减速,然后火星专用降落伞展开;待降落伞完成使命后,探测器抛掉大底和背罩,露出着陆平台和火星车;大推力发动机开始工作,探测器观察地面,寻找最安全的具体着陆地点;最后着陆器的四条着陆腿稳稳降落在火星表面。这一过程,不能有丝毫差错。而且由于火星与地球距离遥远、信号微弱、通信延时等原因,地面人员没有干预的机会,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着陆后,"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驶向火星地面,开始工作。

(根据《科技日报》报道编写)

【材料三】

探测火星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关系到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类是否孤独,生命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通过研究火星,人类将更详细地理解地球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更准确地预测地球的未来,也会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三闻生活周刊》)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的四个新闻标题简明醒目,各有特点,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B.

《中国青年报》新闻导语突出关键信息,将着陆器着陆火星的时间地点写得很具体。

C.

火星探测难度极大,原因之一是火星与地球会合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相对较短。

D.

从绕火星飞行、选择着陆点到成功登陆的整个过程,完全由"天问一号"自主完成。

(2)"天问一号"降落过程为什么被称为"恐怖9分钟"?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

(3)学校航天社同学正准备有关"火星探索"的演讲,下面是他的设想。请你根据材料,帮助完成任务。

设想

任务

设置互动问题:我国月球探测器名为"嫦娥号",月球车为"玉兔号";火星探测器名为"天问一号",火星车为"祝融号"。这些名称有什么特点?

①拟写问题答案

确定演讲主题:阐述"天问一号"探索火星并成功登陆的意义。

②概括意义要点

来源: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理解英雄内涵】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dài)□、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fù)□、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波德莱尔)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_______;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全力以   

(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厉害

B.利益

C.利害

来源: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人治水是为了理想,卡梅拉去看海是为了理想,尼摩在海底行驶两万里也是为了理……至此你对理想也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请结合尼摩艇长的经历及自身的感悟阐述这种认识,准备在"我的青春,我的理想"阅读交流会上发言。(温馨提示:发言文稿200字左右即可)

来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舟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嘉兴与舟山同学各自组建了实地考察组和文化审美组,就"身边的水文化"进行探究。实地考察组同学经过考察后,展示与交流了下列资料。

【嘉兴组】

展示一:嘉兴运河搏物馆资料

河:从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河,表示可以、能够。"水""可"为"河",表示可以流动的水才称之为"河"。

"河"是指像母亲一样养育人们,伴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水流。

海宁市长安闸的三闸两澳系统为宋代运河水利工程,是古代水利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该系统解决了船只安全进出和运河水资源紧缺这两大问题。

鸳鸯湖棹歌

清·张燕昌

满湖烟雨湿莺声,庭院飞飞散落英。

目断长虹睛亦雨,舂来难得是多睛。

【注释】①张燕昌:清代嘉兴学者。

展示二:采访汇总

地点

王江泾镇

问题1

请您介绍一下网船会民俗活动。

采访记录

民俗专家:网船会是流行于嘉兴市秀洲区的传统民俗活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举办网船会,旨在传承民俗文化,弘扬王江泾运河古文化。百余年来,网船会在当地已衍变为渔民、船民的节日,主要有祭祀神灵、认祖归宗、祈愿平安等重要文化功能。庙会期间,各地渔民,船民自发表演龙舞、狮舞等祭祀活动和荡湖船、踏白船等原生态民间艺术活动。

地点

月河、狮子汇

问题2

请问怎样处理好保护和传承水文化的关系?

采访记录

市相关部门人员:月河以"其水弯曲抱域如月"而得名,居民依水而建,古街深巷迁回绵长。修缮时,我们完好保存了"鱼骨状"巷弄肌理,船桨拂过烟波,摇曳出清风淡雅的水墨画,展现了深厚的水乡古域风情。2020 年月河入围首批省级高品质步行街试点。我们以省级高品质步行街为标准,丰富业态品类,提升整体档次,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现月河已成为嘉兴的一张靓丽名片。但与月河历史街区仅一路之隔的嘉禾北京城购物广场与周围建筑风貌格格不入,影响了运河的整体黎游开发。怎祥科学利用好大运河,使大运河真正成为延续嘉兴昨天、今天、明天的历史文化长廊,将是嘉兴努力的重要方向。

某工程设计者: 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从上海转到嘉兴,在狮子汇渡口坐船到南湖续会。从此,狮子汇渡口烙上了红色的印迹。在它及周边环境提升工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历史,利用现有资源,植入更丰富的旅游元素,精心打造城市红色文化特色品牌,进一步彰显江南水乡城市的魁力。

【舟山组】

展示一:舟山海洋博物馆资料

海:从水,为江河水溪:每,表示特定范围内的任何一个、一组或总体。"水""每"为"海",由江河水溪中的每一滴水汇聚而成,是每一滴水的归宿。

古人云"海呐百川,有容乃大"。意思是海是巨大的水域,胸中有极大的容量。

舟山跨海大桥,全长48.16公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大桥的通车使舟山群岛从一个偏远的离岸岛屿变成我国重要的大宗商品中转基地,建起了国家多个重要工业基地。

偶阅《昌国志》赋得《补陀洛迦山图》

元·吴莱

甬东东际控东荒,蓬莱北界跨石梁。

天风吹来黑水国,海雨洒过青龙洋。

宝陀山高此孤绝,善财洞近争峴裂。

黄金沙土结香云,白玉树花飘瘴雪。

地点

博物馆

问题1

请问舟山渔风民俗有哪些独特之处?

采访记录

民俗专家:舟山很具特色的民俗就是"祭海""谢洋"。渔民在出海前的祈祷仪式称为"祭海",汛期结束后的感恩活动称为"谢洋"。2012年,"祭海" 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丰富到匮乏的海洋鱼类资源,从木帆船到机帆船、远详渔轮的变迁,无不包含着人和大海、丰收和歉收、平安和灾难的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原始方法,就是千百年来渔民世代承袋的祭祀仪式--祭海。 近年来,由于冷洋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渔民祭海除了祈求平安丰收外,还向大海放流各类鱼苗种,让大海休养生息,平富了祭海活动的内涵,更是向世人传达了海岛人感。恩海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地点

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

问题2

请问竹山为什么能成为红色旅游景区?

采访记录

馆长:定海是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场,是一座英雄的海洋城市。定海竹山公园保留了当年许多历史遗址,1997年舟山市委市政府在原址上兴建了鸦片战争遗址公园,该公园已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开放以来,该景区游客总接待量已超过200万人次,是全国著名红色旅游景区。




实地考察组:我们完成了考察、展示与两地交流,现设计下面评价单,请你完成任务。

评估活动

任务

过程性活动

水与汉字

1.参考两组材料中的"展示一",探究"涛"的含义。

涛,从水,表示与水有关:寿,___________

水与古诗

2.请你完成下面表格

字古诗文名句情韵、哲思广河河流大野犹嫌束,(1)_________。追求个性解放泉(2)_________,_________。泉石之声。湖(3)_________,_________。留恋钱塘早春美景泽(4)_________,_________。洞庭磅礴气势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_________

3.阅读两首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1)两首诗都写"雨",为何《鸳鸯湖棹歌》用"湿",《偶阅《吕国志〉赋得(补陀洛迦山图》》用"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长虹"是运河上一座形似长虹的石拱桥, "石梁"是诗人想象中的海上之桥。两位诗人都借"桥"表达情思,但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与民俗

4.结合两组材料中的"展示二",提炼与水有关的民俗活动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与建筑

5.阅读"海宁长安闸""舟山跨海大桥"相关图文,写出你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小结

6.嘉兴政协委员提议:将嘉禾北京城购物广场改建为"运河红色文化博物馆",你觉得这个提案是否具有可行性,请根据材料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质疑

请你对我们考察组 材料提出意见。

7.文化审美组:我们发现舟山组"海洋博物馆资料"展示中有一个错别字。我可是有理由的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舟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方案设计。

项目化学习活动方案

项目名称

水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项目简述

本项目引导我们在活动中探究水文化的内涵,加深对水文化的理解,传承文明,创造美好生活

核心知识

水文化

高阶认知

调研、系统分析、比较、抽象、推理、问题解决、创见

驱动性问题

如何做一个水文化的传播者,让生活更美好

实践与评价

成果与评价

个人成果:

(1)上制作评价单,探究水之"源",理解水文化。

(2)阅读《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傅雷家书》等名著,在"我的青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阅读交流会上发言。

(3)在创造性写作中表达如何做一个水文化的传播者,让生活更美好。

公开成果:

完成《水--让生活更美好》成果集,宣传水文化。

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水文化的理解

处理信息的能力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过程性评价:略

项目过程:略

项目方案可以从驱动性问题与成果的一致性来评价,请你根据这个原则,评价方案中"个人成果"的制定是否合理。

来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舟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报最近报道: 一名7岁小男孩自幼缺失监护,当地公交公司为解决他的上下学问题就在他家附近设立了临时停靠站,此举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如果该报"读者来信"栏目向读者征集针对此事的评论稿,请你以读者的身份写一段评论。只写评论内容,不写书信格式,不少于80字。

来源: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学校启动了"航天科技进入生活"主题宣传项目,你作为该项目的参与者,请完成各题中的三个任务。

材料一:

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2021年2月10日到达火星轨道,之后天问一号的着陆巡视器将于2021年5月~6月在火星表面进行软着陆,候选着陆点为乌托邦平原。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项任务,这在人类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个方式虽然效益高,但是起点高、挑战大。若成功将推动中国深空探测能力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第3个在火星着陆、第2个在火星巡视的国家。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巡视器(进入舱和火星车)组成,总质量约5吨(含燃料)。

﹣﹣(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21年第4期)

材料二:

面临如此艰巨的挑战,天问一号又是如何漂亮利索地完成整个过程的?

5月15日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随后,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开始器器分离,继而环绕器升轨返回停泊轨道,着陆巡视器运行到距离火星表面125千米高度的进入点,开始进入火星大气。

天问一号的降落过程历时约9分钟,大致分为气动减速段、降落伞减速段和动力减速段。9分钟内,着陆巡视器要完成10多个动作,每个动作都要一气呵成,而且只有一次机会,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惊心。

王闯(中国火星探测器总体设计主任)告诉记者,天问一号在进入火星大气层以后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这个过程中克服了高温和姿态偏差,气动减速完成后天问一号的下降速度也减掉了90%左右。"

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主要有降落伞展开、抛大底、抛伞抛背等几个步骤。"超音速降落伞是减速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天问一号在使用降落伞时要保证在超音速、低密度、低动压下打开,这个过程存在开伞困难、开伞不稳定等问题。"王闯介绍,"火星大气非常稀薄,要求探测器的气动外形具备高效的减速性能,同时需要更轻量化的防热材料。"

当速度降至100米/秒时,天问一号通过反推发动机进行减速,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在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抵达火星表面。

孙泽洲(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表示,火星探测器继承了嫦娥三号、四号、五号成熟的悬停、避障技术,以确保安全着陆。科研人员还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了基于配平翼的弹道--升力式进入方案,以降低火星大气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提高适应能力。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6日第2版,记者:冯华)

材料三:

此次火星探测器上采用的是经配方优化设计的新型超轻质蜂窝增强烧蚀防热材料。

与"前辈"相比,此材料密度更低、防热效率更高,并且可以根据承受的气动载荷分布进行变厚度优化设计,在保证探测器拐角部位能够耐受更严苛的气动载荷的情况下,让整个结构的材料更加轻质化。同时,探测器大底结构具有非常好的整体性,确保在奔向火星过程中,即使承受高低温交变,也能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节选自《科技日报》2021年5月17日第2版,记者:陈瑜)

资讯发布

(1)为了让同学们及时了解"天问一号"的相关资讯,项目组准备将上面三则材料整合成一篇推文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总标题已拟定为"火星你好,天问来访"请你再给这三则材料各拟一个小标题。要求:每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字数相同。

信息辨识

(2)为了正确宣传科技知识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与上述材料信息最符合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巡视器(进入舱和火星车)组成,总质量5吨(含燃料)。

B.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同时运行到距离火星表面125千米高度的进入点,开始进入火星大气。

C.因为存在开伞困难、开伞不稳定等问题,所以超音速降落伞是降落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

D.探测器大底结构具有非常好的整体性,即使承受高低温交变,也能确保在奔向火星过程中结构的可靠性。

应用推测

(3)科技改变生活。你推测下面图片中的两个场景可能会利用这次火星探测的相关技术,为了向同学说明推测的合理性,请结合上述材料阐明理由。

来源: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字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奥秘,从下面"大"和"天"的字形演变过程中可以推测,"大"原本表示一个正面站立的大人形,借成人的形象表示"大"的意思,由此你可以推测,"天"原本表示                    

来源: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纪念活功中,学校制作了陈望道的名人简介,请推敲其中的字音,字形,完成下面题目。

陈望道(1891-1977),金华义乌人,我国现代语言学研究先驱,他善于把握时代脉搏,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了翻译《共产党宣言》,他"□了平常译书五倍的功夫"。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首次正式出版,很快就(xiāo)_______售一空。该书的出版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diàn)______定了思想基础。

(1)加点字"脉"在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mò

B.mài

(2)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A.费

B.废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

(xiāo)   售一空

(diàn)   

来源: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样是看手机,你shū了吗?

新华网思客 新华网 5G富媒体实验室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思客早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众 的读书习惯,累计回收有效问卷6660份。调查结果显示,43%的受众认为,大部分读书时间被短视频、即时通讯等娱乐活动占据。截至2021年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刷短视频已经成了"杀时间"第一利器。被短视频"霸屏"的你,有多久没读书了?我们分析了这6660份调查数据,为你描绘短视频冲击下读书人的变与不变。


"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并非如此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71.45%的受访者表示读书是为了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最近登上热搜的中科院博士的致谢,让我们更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近七成受访者认为,读书主要可以开阔眼界、提高修养,有受访者说,"读书是认识世界的捷径"。

想读书,但多数受访者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79.91%的受访者认为,读书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影响阅读完成率。有受访者说,"下班回家还要做饭看孩子,没时间念书""阅读要动脑子,但有时候累了脑子就不转了"。

51%的受访者平均每天阅读时长低于1小时。30~60岁的中年阅读群体,平均每天阅读时长在1~2个小时的比例较高。

43%的受访者表示空余时间被短视频、游戏等活动占据,读书成为"相对靠后的选择"。有受访者说,"不是不想读书,实在是短视频太吸引人""手机刷着刷着,天就黑了"。但也有受访者表示,"短视频里别人分享的书,我会找来读""玩手机虽然占用时间,但也为读书提供了新入口"。


受访者中,超八成是"地铁读书人"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电子阅读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调查显示,82.18%的受访者选择用手机读书,70.39%的受访者会读纸质书,有声书阅读的比例则超过三成。《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0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9.1本,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人均纸质书阅读量6.2本,比2019年减少2.6本。2020年电子阅读付费用户中,26.8%的人每月平均花费100元及以上,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买单。

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书成了通勤 路上最好的陪伴。调查显示,85.4%的受访者会在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上阅读,且集中在20~49岁年龄段。城市化的进程滚滚向前,人们通勤的时间也有所增长,在每日枯燥无聊的上下班路上,时间完全属于自己,人们通过读书来"充电"、放松。

17~22点是阅读的"晚高峰",超七成受访者一个月能读完1~3本书。对多数人来说,白天的阅读时间趋于碎片化,晚上时间相对完整,没有太多社会活动,在这个时间段用来读书的,人也更多。75%的受访者表示,一个月能读完1~3本书,13%的受访者每月能读完至少4本书。20岁以下受访者平均每月读完1~3本书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83%。


"硬核书籍"与"心灵慰藉"是多数人的阅读选择

过去的一年,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书单。据京东大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小说、文学、励志与心理学类书籍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群中都更受欢迎。法律类、童书教辅、科学与自然、历史政治、理财投资等"功能型"或"学习型"书籍也在不同人群中各有增长,且集中度更高。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追求新知识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思客调查显示,20~29岁的年轻人,更偏好文学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习资料书籍。20岁以下的受访者中,文学艺术类、娱乐休闲类、专业学习类资料书籍更受青睐。

90、95后的年轻人爱读哪些红色著作?京东大数据显示,《红星照耀中国》《苦难中国》等书籍受到许多年轻人的青睐。1985年以后出生的读者越来越愿意读《毛泽东选集》等著作。

无论是寻求心灵慰藉还是追求新知识,读书的真正目的,都要回归生活来观照。在充满诱惑与忙碌的时代,读书对于你的意义,或许时间能给出答案。

(摘自《新华网》,2021年4月23日,略有删改)


[注释]①受众:新闻媒体的传播对象和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接受者,包括读者、听众和观众等。②通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1)下面结论与上文信息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A.短视频用户规模暴增,是由疫情导致的。

B.中年群体的空余时间完全被短视频占据。

C.通勤者用完整的时间来读的都是电子书。

D.年轻人有着较为集中的阅读方向和兴趣。

(2)"同样是看手机,你shū了吗?"题目中藏着奥秘。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有同学认为,上文只呈现客观事实,没有体现作者的态度与倾向。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结合上文,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4)联系上文和下面资料,结合你阅读教材中某一部名著的真实体验,写出你对"硬核书籍"的理解。

[资料]硬核:指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近年来,其含义进一步引申,人们常用"硬核"形容"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如"硬核规定""硬核妈妈""硬核玩家""硬核人生"等等。

(摘自《2019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2020年第1期)

来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逐梦星辰"学习活动中,某同学找到下面材料。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面任务。

2021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4月24日在南京举行。启动仪式上,中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经全球征名、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祝融"脱颖而出。提议的名称中,入围前十的几乎都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如祝融、弘毅、麒麟、哪吒、赤兔、风火轮等。5月22日,"祝融号"已随"天问一号"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1)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下面名称与"祝融号"一样都源自中国古代神话的一项是    

A.东方红一号

B.嫦娥五号

C.长征七号

(2)他想知道中国首辆火星车最终以"祝融"命名的原因有哪些。请你结合上面材料和对"祝融"二字的理解进行探究。

来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