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

材料-:

2004年正式启动的嫦娥探月工程,计划通过"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全方位研究月球。随着嫦娥-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T1试验器等任务的顺利实施,标志嫦娥工程成功完成环绕和着陆两大月球探索使命,并实现了人类首次软着陆和巡视月球背面的壮举。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在经历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后,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成功返回,最终收获了1731克样本,不仅时隔44年(上一次月球采样是1976年苏服的月球24号)为人类再次带回月球样品,而且样品量超过了苏联三次无人采样任务的样品总重量(301克)。嫦娥五号还实现了中国航天五大技术突破:1.地外天体自动采样封装;2.地外天体起飞并精准入轨;3.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4.携带月球样本高速返回地球;5.建立中国从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材料二:

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成功升空,标志着历时26年研发,经历三代系统,共计发射50颗卫星的北斗系统,终于完成全部组网星座发射任务,正式建成整个北斗建设过程分成了三步走策略,对应北斗一号,二号和三号系统。其中,一号主要为试验系统;二号为区域服务系统;三号为最终定型的全球服务并带有区域增强的系统。北斗三号系统的30颗卫星包括3颗GEO(静止地球同步轨道)卫星3颗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4颗MEO(中远地球轨道)卫星,是人类现有导航卫星系统中最独特的创新设计,能通过高轨卫星导航和短报文功能重点为业太地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材料三:

神舟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功勋飞船,采用三舱式(推进舱,轨道舱和返回舱)构型。中国航天人通过11次任务成功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各项核心技术。然而,面对未来"星辰大海"的截人探测梦想,现有载人飞船的不足愈发明显,如仅能运送3名航天员、货运能力有限,一次性使用、寿命较短、功能和拓展性有限,极有必要研究下一代载人飞船。

2020年5月5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随着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首飞。它采用最新的两舱式(推进舱、返回舱)布局,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容量更大,最多能搭载7名航天员,拥有较强的货运能力,在太空中使用寿命更长。通过模块化和通用化设计,它可以通过更换隔热模块实现多次低成本重复使用。群伞气囊缓冲设计大幅提升了回收过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退应不同任务需求,新载人飞船试验船设计了大、小两个版本。由于飞船整体隔热能力大幅提它足以适应包括载人登月在内的载人深空探测计划。这些优势远远超过了神舟飞船的核心指标,也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新一代载人飞船之一。

(摘编自毛新愿《中国航天十大高光时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述材料介绍了2020年中国航大的三个重大事件,体现了中国对人类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

B.

材料-介绍嫦娥五号实现中国航天五大技术突破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

材料二介绍了北斗系统的建设历程,策略,以及三号系统的构成,设计特点及服务水平。

D.

材料三介绍了神舟飞船的构型,现有载人飞船的不足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特点。

(2)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具有哪些优势?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概括。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是人生最好的伴侣(节选)

吴宝军

明代诗人于谦在《观书》一诗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确实道出了读书的乐趣。如果说书卷是故人,那么其中的诗歌则胜过故人,她不仅多情,而且知心,是最易引起共鸣的最好的人生伴侣。

孔老夫子说,诗"可以观,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一语道出了诗歌的真谛(许多人引经据典做了各种解释,其实都离题万里了)。她耐看,她兴业,她能群,她解怨。观之则身心愉悦,用之则事业兴隆,修之则品格超群,知之则心气平和。终人一生,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伴侣?

诗歌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她是令人销魂的天籁,是令人沉醉的芳醪,是令人刻骨的相思。好的诗词宛如画境又胜似画境。月明风清之夜,吟诵"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幽静绝俗的图画舒展眼前,桂花飘落、山鸟啼鸣的天籁之音也仿佛穿越时空来赴约。孤独寂寞之时,揽卷"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顿生"诚知此恨人人有"的共情之感。徜徉在诗歌海洋中获得的美到极致的享受是任何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具备的。

"不知诗,无以言。"在言谈中恰当地引用诗歌,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加演说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多次引用诗词。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引句"长风破浪会有时",表达对未来的充满信心;在中央党校讲话时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表达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在韩国首尔大学发表演讲时,总书记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比喻中韩关系发展会有新机遇、新境界,引起韩国民众的强烈共鸣,等等。

"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的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从小就嵌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会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慰问走访时,习总书记如是说。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贯穿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元素。"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人词客的各领风骚是自然的,不过,李杜文章在,依旧光焰万丈长。而且,从屈原到李杜,到苏轼,到陆游,伟大的诗人一直是中国文化中具有高度标志性和象征性的人物,甚至比帝王将相更得人心。对诗词的热爱,侧证了中国人尤其知识分子群体对诗意生存的向往。而中国文学最独特的成就也正是深蕴中国人审美意趣、价值观和独到语言魅力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是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内心世界的文化"积淀"的核心,是中国人"文化修养"的基本成分。它比儒释道思想更为深入人心。虽然在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语言的变革,古典诗词创作者渐少,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未有人怀疑过。

诗歌已经渗透到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一代一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儿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旅途中如果没有诗歌,脚步便会凝涩;生活中如果没有诗歌,岁月便会褪色;成长中如果没有诗歌,青春便会萎缩;生命中如果没有诗歌,心灵便会干涸,诗歌是中国人须臾不可分的人生伴侣。

有了这位伴侣,永远不会感觉寂寞孤独。夜深人静时,一个人独坐窗前,诗在左,词在右,相濡以沫,感觉欢乐而又充实。读几页诗书,啜几口清茶,时而摇头叹息,时而颔首赞许,仿佛是有人在与你喁喁对话。读到妙句或者偶得佳句时,拍一下桌子,叫一声好,那种快乐真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得诗歌为伴,今生足矣。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获得的美到极致的享受是任何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具备的。

B.

文章第四自然段用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诗词的例子,证明了"在言谈中恰当地引用诗歌,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加演说的魅力"的观点。

C.

诗词是贯穿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元素,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古典诗词创作者渐少,诗词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将会失去。

D.

文章为了论证观点,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2)结合你平时阅读诗歌的体验,谈谈你对"诗歌是人生最好的伴侣"这一观点的看法。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贵的清贫

徐贵祥

①油菜花开时节,我们来到方志敏的故乡--湖塘村。此处是个宜居的山坳,四面环山,一幢阔大而又古色古香的木楼坐落在山根处,旁边是两汪平静的水塘。这就是方志敏故居。

②一路上,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有几个年轻女子,还眉飞色舞地说方志敏是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据说,方志敏身高1米82,高大俊朗,才华横溢自不必说,在担任闽浙皖赣苏维埃主席的时候,身穿白色西装,骑一匹白色骏马,当真是白马王子的标志性装束。

③是的,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事实上,回顾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大都有般实的家境,他们不缺吃穿,不乏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

并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清贫"这个字眼的,仅仅身无分文,还不是清贫。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神高责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

⑤方志敏的故事很多,散殊碎玉一般遗落在阅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他被俘之后,国民党屡次派出高官劝降,甚至蒋介石亲自出面许以高官厚禄,均被方志敏在谈笑中拒绝。

⑥我们后来从各种渠道看到的方志敏,戴着镣铐,神色泰然自若。在方志敏创立的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首府葛源,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那是在他率部北上抗日的前夕,在葛源的枫林村,那个高高举过头顶、直直指向天空的手势,让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说方志敏是她们的梦中情人。那个手势沉稳、自信、决绝,释放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骑士精神的革命者勇敢无畏的力量。那一瞬间,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方志敏不仅是一位革命英雄,也是一个贵族。

贵族是什么?不是世代因袭的爵位,也不是显赫的权势,真正的贵族,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有一腔实现理想信仰的热血,有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这个当年才30多岁的年轻人,在闽浙皖赣四省交界的地方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兴办学校,开设医院,还构建了股市,这一切都是超前的。他是按照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经营着他的根据地,让那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那时候的方志敏,掌管着闽浙皖赣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可谓一言九鼎,从他手里经过的真金白银不在少数,可是,在"方志敏式"的苏维埃政府内,节俭却蔚然成风,连铅山县委买了12元黄烟,都受到严厉的批评,被挖苦为"好阔气的铅山县委"。

⑧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不,几十年后仍然没有读懂。放眼望去,如今在心里再默默地诵读那些文字,似乎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另一种风景。北上部队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生死考验的关头,方志敏拒绝脱离部队,拒绝逃生,坚持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后因叛徒出卖,在藏身的柴堆里被俘。在敌人的刺刀下面,这个命系一线的因徒,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因为搜不到铜板而失望的士兵,冷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齿冷三天?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⑨尽管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记得英国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的那个情节,作为革命者的牛虻--亚瑟被执行枪决的前后。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在士兵向他射击时,他一次次地嘲笑和校正士兵的枪法,"来吧,孩子们,不要害怕,朝这儿打!"

⑩而在今天,行走在蒙蒙细雨的湖塘村,我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伟大的亚瑟。他领导了更多的亚瑟, 而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

(1)具体分析文章⑧~⑨段所展现的方志敏的形象。

(2)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语句,谈谈你对"高贵的清贫"的理解。

(3)梳理文中所使用的材料,简要分析文章选材的特点。

(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贵族是什么?不是世代因袭的爵位,也不是显赫的权势,真正的贵族,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有一腔实现理想信仰的热血,有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岳(岱宗夫如何》》中表现杜甫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句子是:“                ”。

(2)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感叹时光消逝、花儿凋零的句子是:“                ”。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                ”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值身学习。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 ,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 "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张吴兴 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 送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 。诸人 共叹之,曰:"年少,一坐 之颜回。"仁祖曰:"坐无尼父 ,焉别颜回?"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令方:使其成方形。②将:带、领。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那时(谢仁祖)言谈中已表现出奇异的领悟能力,跻身于上流社会。④坐:座位。⑤尼父:指孔子。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年   

②戏   

③咸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氏之庐也。

②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3)选文中四个孩子,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围绕"交友之道"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  )

A.

甲:我认为交友要讲原则。管宁割席断变的故事就体现了管宁的交友原则。

B.

乙:我认为交友须谨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言行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C.

丙:我认为交友要真诚。诚信是传统美德,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魂,为政之要。

D.

丁:我认为交友应重志趣。伯牙与子期志趣相投、结为至交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与此相关的还有很多。称对方母亲用"令堂",称对方弟弟、妹妹用"令弟""令妹"等。_______原来这个"令"字有"善良""美好"的意思。

A.

大概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吧?

B.

为什么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呢?

C.

其实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D.

所以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B.

近百年来,很多大学的校训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

C.

赵孟频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笔法简洁,线条简单,结构空间匀整。

D.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下,顺利开展。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_____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_____、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____,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_____。

A.

大相径庭 屏障 花枝招展 寂寥

B.

大相径庭 篱笆 草长莺飞 喧嚣

C.

截然不同 屏障 草长莺飞 寂寥

D.

截然不同 篱笆 花枝招展 喧嚣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提琴的美感,一如夜晚的河流,无声无息地流 (tǎn),如时光和记忆一样 (qiāo)然注入人们的心灵。

B.

他是纯然一副 (chún)朴自然相,故无须乎尊贵的虚饰;在为官职所 (jī)拌时,他自称局促如辕下之驹。

C.

它咆 (xiào),它奔藤,冲起的雪白浪头比岸上的山头还高,是激流,是浓雾,旋卷在一起浩浩荡荡,凶涌澎 (bài)。

D.

我蹑手蹑脚地从藏身的地方走出去,可就是在这一瞬间,所有的声音都 (jiá)然而止,鸟和雏鸟全部都没了 (zōng)迹。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

--汪曾祺《昆明的雨》

房东母女送出的缅桂花,含着温情,透着智慧,让人"心软软的"。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与亲人、师友、邻里……相处,含着温情、透着智慧的故事;或者谈一谈你对人与人相处之道的理解。不脱离材料和导语含义的范围。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2)情感真挚,有自己的思考,不得抄袭和套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4)不少于600字。(5)认真书写。

来源: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节选

沈从文

(1)小船去辰州还约三十里,两岸山头已较小,不再壁立拔峰,渐渐成为一堆堆黛色与浅绿相间的邱阜,山势既较和平,河水也温和多了。两岸人家渐渐越来越多,随处可以见到毛竹林。山头已无雪,虽尚不出太阳,气候干冷,天空倒明明朗朗。小船顺风张帆向上流走去时,似乎异常稳定。

(2)但小船今天至少还得上三个滩与一个长长的急流。

(3)大约九点钟时,小船到了第一个长滩脚下了,白浪从船旁跑过快如奔马,在惊心眩目情形中小船居然上了滩。小船上滩照例并不如何困难,大船可不同了一点。滩头上就有四只大船斜卧在白浪中大石上,毫无出险的希望。 正当我那只小船上完第一滩时,却见一只大船,正搁浅在滩头激流里,只见一个水手赤裸着全身向水中跳去,想在水中用肩背之力使船只活动,可是人一下水后,就即刻为水带走了。在浪声哮吼里尚听到岸上人沿岸喊着,水中那一个大约也回答着一些遗嘱之类,过一会,人便不见了。这个滩共有九段。这件事从船上人看来,可太平常了。

(4)小船上第二段时,河流已随山势曲折,再不能张帆取风,我担心到这小小船只的安全问题,就向掌舵水手提议,增加一个临时纤手,钱由我出。得到了他的同意,一个老头子,牙齿已脱,白发满头,却如古罗马人那么健壮,光着手脚蹲在河边那个大青石上讲生意来了。两方面皆大声嚷着而且辱骂着,一个要一千,一个却只出九百,相差那一百钱折合银洋约一分一厘。那方面既坚持非一千文不出卖这点气力,这一方面却以为小船根本不必多出这笔钱给一个老头子。我即或答应了不拘多少钱皆由我出,船上三个水手,一面与那老头子对骂,一面把船开到急流里去了。但小船已开出后,老头子方不再坚持那一分钱,却赶忙从大石上一跃而下,自动把背后纤板上短绳,缚定了小船的竹缆,躬着腰向前走去了。待到小船业已完全上滩后,那老头就赶到船边来取钱,互相又是一阵辱骂。得了钱,坐在水边大石上一五一十数着。我问他有多少年纪,他说七十七。看他那数钱神气,人快到八十了,对于生存还那么努力执着,这人给我的印象真太深了。但这个人在他们看来,一个又老又狡猾的东西罢了。

(5) 小船上尽长滩后,到了一个小小水村边,有母鸡生蛋的声音,有人隔河喊人的声音,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许多等待修理的小船,皆斜卧在岸上,有人在一只船边敲敲打打,我知道他们正用麻头与桐油石灰嵌进船缝里去。一个木筏上面还搁了一只小船,在平潭中溜着。忽然村中有炮仗声音,有唢呐声音,且有锣声;原来村中人正接媳妇。锣声一起,修船的,放木筏的,划船的,都停止了工作,向锣声起处望去。

(6)下午二时左右,我坐的那只小船,已经把辰河由桃源到沅陵一段路程主要滩水上完,到了一个平静长潭里。天气转晴,日头初出,两岸小山作浅绿色,山水秀雅明丽如西湖。船离辰州只差十里,过不久,船到了白塔下再上个小滩,转过山姐,就可以见到税关上飘扬的长幡了。

(选自《湘行散记》,有删减)

(1)简析第(2)段加点的"但"的作用。

(2)第(3)段划线部分,作者客观冷静地叙写了一幕惨剧,有人说作者的冷静近于冷漠。作者为什么这样不动声色地叙写?谈谈你的理解。

(3)联系前文内容,赏析第(5)段划线处的环境描写。

(4)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源: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在高龄老人聚集的长宁区,"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不仅解决了辖区老人"一键紧急呼叫"的需求,更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养老顾问服务,承包了老人们的生活圈。从家政服务、预约挂号、陪医配药到清洗空调,老人们的种种个性化需求都被细致地考虑到。多家政府采购供应商、市场服务供应商,从生活服务到健康服务一一覆盖,及时响应老人们的精细化需求。

以生活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长宁区民政局还成为全市首批"为老服务一键通"试点区域,探索试点一键挂号、一键助餐等操作简易、直达需求的服务,让养老服务更均衡普惠、便捷可及。

(摘自2021年5月17日《潇湘晨报》)

【材料二】

【材料三】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提高互联网普及率。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客观上提供了更丰富、便捷的信息资源,但老年人却成为数字鸿沟中的"信息贫困者",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__________。一方面,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有差距,部分老年群体受经济收入制约而无力负担接入互联网所需要的软硬件设施费用;另一方面,受历史因素影响,我国部分老年群体未接受过良好教育,缺乏运用信息技术所必需的基础文化素养。

二是__________。信息基础设施是老年人获取信息的物质基础,而当前我国社会数字化建设中存在适老化设计严重缺失情况,客观上加大了老人认知新信息、使用新技术的难度,致使老年人更难以融入信息社会。

三是生理衰老和心理认知老化。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机能的衰老导致老年人心理认知力不断衰减,语言认知能力不断退化,因而更难以运用语言查找并利用所需的信息;导致语言信息素养缺失。

(摘自2021年1月14日《社会科学报》)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参考相关材料中的信息,解释材料二漫画标题"碰壁"的含义。

(3)补全材料三的空格处内容。

一是              ;二是            

(4)佳佳想运用这三则材料,写一篇题为"老人和数字化生活"的调查报告,但对三则材料使用的先后顺序难以确定。请你提供建议,并说明理由。

来源: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 ,皆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初,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铸廉 得盗工作物,摒待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 贵人子惶骇,谢:"有之。"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 。"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力颉颃 者,皆侧目不敢仰视。家贫,贷子钱自给, 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节选自《宋史•文苑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隐括:润色修改。②廉:查访,侦查。③白发:告发。④颉颃(xié háng);倔强,自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隐括      

②奔命不      

之数下      

④大笑      

(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 负 者 辄 折 券 与 之 秋 毫 不 以 丐 人

(3)翻译句子。

①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

②贵人子惶骇,谢:"有之。"

(4)简要说明贺铸惩罚"贵人子"达到的效果。

来源: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