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 实验题
初中物理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

①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处于   (选填"相同"或"不同" ) 高度;

②如图甲所示,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若凸透镜不动,把蜡烛移到光具座 15 cm 刻度处,调节光屏,在光屏上会成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 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 是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在探究物质熔化特点时,得到图乙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图中 A 点的温度如图丙温度计所示,读数为    ° C ,熔化过程需   (选填"吸热"或"放热" )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装置甲中采用“水浴”加热的好处是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当加热到 15 min 时,该物质所处的物态是        态,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3)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丙。则试管中     ( “水的质量增加”、“冰的质量增加”或“冰与水的质量均不变”)。

来源: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物质的状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

(1)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图乙中 AB 段,该物质处于         态。

(2)若实验过程中燃烧了 8 g 酒精, 8 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 .(酒精热值为 3 . 0 × 10 7 J / kg )

来源: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块熔化的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 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3)图乙中第 4 min 时,物质处于  态。

(4)图乙中,物体在 A 点时其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B 点时的内能。

来源: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适量的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 ~ 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2)在 BC 阶段物质处于  状态;

(3)冰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为   min

(4)从图乙可以推断出冰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来源:2017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 C ,在第 10 min 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 )

来源:2016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甲图装置,探究固体熔化现律”,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 ° C

- 4

- 2

0

0

0

0

1

2

(1)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作出固体熔化的图象。

(2)根据做出的图象,可以判断此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该物质在固体状态下的比热容         它在液体状态下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来源: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         ;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非晶体”)。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它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        方式增加水的内能。图乙水的沸点没有达到 100 ° C ,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 标准大气压。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来源: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甲所示,用“水浴法”给试管中某固态物质加热,得到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            

(2)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象中的       (选填“ AB ”“ BC ”或“ CD ”)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该物质在 AB 段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CD 段的比热容。

来源: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  

(2)由图乙可知,  (选填“ A ”或“ B ) 是冰,该物质在第4分钟时的状态为  ,冰在熔化过程中  增大(选填“分子动能”成“分子势能”,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3)加热1分钟,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  (选填“冰”或“石蜡” ) 的比热容较大。

来源:2018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 C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4)比较图像中 AB 段与 CD 段可知:该物质在  (选填“ AB ”或“ CD ) 段吸热能力强。

来源: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溪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水温为   ° C

(2)当水沸腾时,小溪观察到水中出现大量上升、变  的气泡,水温  (填“继续升高”或“保持不变” )

(3)小溪又将装有某种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在实验中的沸水中加热,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试管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①该物质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 )

②在 t 1 ~ t 2 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③该物质在  (填“固态”或“液态” ) 时的吸热能力更强。

来源:2020年辽宁省辽阳市(铁岭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溪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水温为   ° C

(2)当水沸腾时,小溪观察到水中出现大量上升、变  的气泡,水温  (填“继续升高”或“保持不变” )

(3)小溪又将装有某种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在实验中的沸水中加热,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试管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①该物质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 )

②在 t 1 ~ t 2 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③该物质在  (填“固态”或“液态” ) 时的吸热能力更强。

来源:2020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 100 g 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在实验中,将试管放入烧杯的水中加热的好处是             。由图乙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图乙中物质在 B 点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 C 点时具有的内能。

(3)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老师认为他的 CD 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                            

来源:2018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聪用实验测量玻璃样品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如图1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 调节使天平平衡。

(2)把玻璃样品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样品的质量为   g

(3)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如图3,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mL .用细线系住玻璃样品轻轻放入装水的量筒内,如图4,则玻璃样品的体积为   c m 3 .由此可得出玻璃样品的密度为   g / c m 3

(4)测得玻璃样品密度后,小聪又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得知玻璃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  (选填“吸收”或“放出” ) 热量,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来源:2017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