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 解答题
初中化学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用于表彰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这种质量轻、可充电、功能强大的电池现在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各种产品。

(1)锂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  能。

(2)碳酸二甲酯(C3H6O3)是锂电池电解液的一种成分,下列关于碳酸二甲酯说法正确的有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相对分子质量是90克

D.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3)图为某款锂电池手机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结合图象分析手机夏天比冬天耐用的原因是:  

来源: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掌握化学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

(1)在炎热的夏天,应该把自行车停放在阴凉处,防止因暴晒而爆胎。请用微观粒子观点解释爆胎的原因:  

(2)家庭使用燃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当发现燃气泄漏时,一定要防止电火花的产生,否则可能发生  现象。

(3)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的原因是  

(4)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的食品干燥剂与水接触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具有腐蚀性的碱溶液,同时还能  

来源: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燃料电池(Fuelcell),是一种使用燃料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最早于1839年由英国的Grove发明。燃料的选择性非常多,包括纯氢气(H2)、甲醇(CH3OH)、乙醇(CH3CH2OH)、天然气,甚至于现在运用最广泛的汽油,都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这是目前其他所有动力来源无法做到的。而以燃料电池做为汽车的动力,已被公认是二十一世纪必然的趋势。2017年,我国共有8个品牌的10款车型燃料电池汽车在产,总产量为1272辆,2018年国产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超过3000辆。

燃料电池是以特殊催化剂作电极使燃料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其不需推动涡轮等发电器具,也不需将水加热至水蒸气再经散热变回水,所以能量转换效率高达70%左右,足足比一般发电方法高出了约40%;优点还不只如此,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一般方法低许多,且水又是无害的生成物,所以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装置。

燃料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和外部电路4部分组成,其正极和负极分别通入燃料气和氧气(空气),负极上燃料气放出电子,外电路传导电子到正极并与氧气结合生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离子通过电解质转移到负极上再与燃料气进行反应,最后形成回路产生电能。与此同时,因为燃料自身的反应及电池存在的内阻,燃料电池也要排出一定的热量,以保持电池恒定的工作温度。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燃料电池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可以是光能、热能、电能等

B.燃料电池可以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

C.氢燃料电池汽车所需要的H2可电解水生成

D.燃料电池都要排放CO2气体

(3)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甲烷燃料电池释放能量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运用传感器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得到如图图象,其中图1是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与时间的图象,图2是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与时间的图象。

回答下列问题:

(1)钠与水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者“放热”)。

(2)反应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是(请补充完整):用拇指堵住集满气体的试管口,  。实验中能表明氢气不纯的现象是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少量金属钠投入稀的氯化铁溶液中,产生了无色气体和一种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与反应前溶液相比,反应后溶液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者“减小”)。

来源:201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2017年5月18日,中国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该领域实现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写出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装置。其下列组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硅电池板 B塑料灯罩 C 铝合金灯柱 D钢质防盗螺丝

(3)下图是一种家庭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在该系统中,白天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给用电器供电并用装置X电解水,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A气体的电极与电源的  极相连。夜晚,装置Y是氢﹣氧燃料电池,用于给用电器供电,将  能转化为电能。

来源:2017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6年11月,“冰箭”冲天,中国挺进大火箭时代。

(1)氢气的利用。火箭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其内部温度极低,因此称为“冰箭”,氢气是  (填序号)。

a.常规能源    b.绿色能源   c.不可再生能源

(2)氢气的制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H2与电解水制H2相比,其优点是  

(3)氢气的储存。在常温和250kPa下,镧镍合金(LaNi5)吸收氢气生成LaNi5H7,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氢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且能量转化效率高达约80%;与化石燃料相比,氢能源的优点是:①原料来源广,②产物无污染,③  

来源: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镁元素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被称为“国防元素”。如图1所示为制取单质镁的转化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MgCl2 通电 ¯ Mg+Cl2

(1)在过程①中,所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

(2)过程②所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3)下列有关过程③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潮汐能转化为化学能

(4)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还需要过程①②的原因是  (选项序号)。

A.将氯化镁富集提纯 B.生成更多氯化镁 C.使石灰乳和稀盐酸反应

(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氯化镁样品中MgCl2的含量(杂质为NaCl),称取10g该样品将其置于干净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使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NaOH溶液12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10%的NaOH溶液80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10g此氯化镁样品中MgCl2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来源: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不仅支持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为解决能源、资源等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1)2019年1月,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表面。构成月球探测器的部件有碳化硅(SiC)光学仪器、有机高分子反光板、钛合金筛网车轮等,其中碳化硅(SiC)属于  材料。

(2)港珠澳大桥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不锈钢钢筋,主要利用了其强度高和  的性质。

(3)将生活垃圾中的可燃物分离出来对其进行处理可以得到汽油、煤油等燃料,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下列生活垃圾中能实现上述转化的有  (填序号)。

a.废铁                b.玻璃                c.易拉罐                d.废塑料

(4)太阳能的利用为人类提供充足的氢能源。工业上以太阳能为能源,利用铁的氧化物循环分解水制氢气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过程Ⅰ、Ⅱ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阳能→  →热能。

②写出过程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当过程Ⅱ中得到ag H2时,过程I中得到的O2质量为  g。

来源: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成为   (填名称)。

(1)"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金属钠排在铜的前面。有的同学据此推测:钠能从蓝色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教师按照下列图示顺序进行演示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①由以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因为反应中没有   色的物质生成,所以金属钠   (填:"能"或"不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②对实验涉及的物质进行分析:硫酸铜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   (填化学式)。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培养皿中所含元素有:Na、Cu、H、O、   (填元素符号)五种元素。

查阅资料得知:"蓝色絮状难溶物"是一种学过的碱,该物质的名称是   

(2)有的同学又产生新的疑问:钠能否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教师为解答学生的疑惑,又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同时记录有关现象:

请结合如图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手触摸图3中烧杯外壁,感觉烫手,说明钠与水发生的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从"图3"中可以断定:液体中出现红色说明反应后液体显   性,结合液体中所含元素,继而推断有      (填化学式)生成。另外,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请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6年11月,“冰箭”冲天,中国挺进大火箭时代。

(1)氢气的利用。火箭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其内部温度极低,因此称为“冰箭”,氢气是  (填序号)。

a.常规能源    b.绿色能源   c.不可再生能源

22相比,其优点是  

557,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氢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且能量转化效率高达约80%;与化石燃料相比,氢能源的优点是:①原料来源广,②产物无污染,③  

来源: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用胶头滴管向装有固体的广口瓶中滴加液体,能使气球变大,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请写出三种组合)

(1)   

(2)   

(3)   

来源: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2017年5月18日,中国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该领域实现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写出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装置。其下列组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硅电池板 B塑料灯罩 C 铝合金灯柱 D钢质防盗螺丝

(3)下图是一种家庭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在该系统中,白天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给用电器供电并用装置X电解水,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A气体的电极与电源的  极相连。夜晚,装置Y是氢﹣氧燃料电池,用于给用电器供电,将  能转化为电能。

来源:2017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 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用右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   

(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形成的物质种类很多。

(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实验探究小组的通许通过查阅资料得知:CaH2能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生石灰溶于水可制得熟石灰,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  (填“吸热”或“放热”),实验室可以用  测定其溶液的酸碱度。

(3)实验探究小组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NaOH和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Ⅰ:取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Ⅱ: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产生气泡

猜想

  成立

[拓展延伸]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来源: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酸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品,如表是某酸奶外包装上标识的营养成分表.

项目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每100g

329kJ

2.6g

3.1g

10.0g

60mg

请填写下列空格:

(1)酸奶中的  在消化道内会逐渐被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

(2)脂肪在人体内分解、氧化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将  能转化为热能.

122211)是酸奶中的一种糖类物质,蔗糖的组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4)在选择制作酸奶包装盒的材料时,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该材料应具备  的特点(填写一条即可)

来源: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