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化学反应的实质 / 选择题
初中化学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归纳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所以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来源: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D.

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已知2g H2、20g HF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一定条件下,某反应中所有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H2和物质X的变化曲线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F原子的质量为 18 a g

B.t时刻,H2和HF的质量相等

C.反应开始时,物质X的质量为18g

D.物质X的分子式为F2

来源: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氢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科学家寻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一氧化碳和水在低温条件下反应产生氢气,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是不可再生能源

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条件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来源:2020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0年5月5日,配置有氢氧发动机的长征五号B火箭,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顺利升空,飞船成功返回。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反应:2H2+O2 点燃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价改变

C.2g氢气和1g氧气反应生成3g水

D.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

来源:2020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数目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来源: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一:如图1,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锌片插入到盛CuSO4溶液的烧杯中;实验二:如图2,用导线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表的正、负极,然后把铜片和锌片一起插入盛CuSO4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观察到锌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反应后溶液质量会减小

B.实验二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

C.实验一和实验二都明显体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实验一和实验二从微观角度分析,都存在着电子的得失

来源:2019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

来源:2019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则氢氧化钠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

C.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

D.利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B.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D.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来源: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来源:2018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来源:2018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③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④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

来源: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等进行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C.“真金不怕火炼”﹣﹣金(Au)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釜底抽薪”(釜:烹煮食物的容器。薪:柴禾)﹣﹣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来源:2017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B.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D.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来源: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化学反应的实质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