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综合题
初中化学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p点的含义是  

(3)将t2℃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成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A或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t2℃时,A、B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A>B;

②t2℃时,用等质量的A、B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A>B;

③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使A、B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

④t2℃时,将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100g.

来源: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一是某食品标签,小颖看到食品添加剂中有"碳酸氢铵",感觉很惊讶,"碳酸氢铵"是臭粉啊,怎么可以放进食品?于是开展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分析食品成分:营养物质:配料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富含糖类的有    

食品添加剂:主要是盐类,酸类等物质。

(2)查阅资料:①食用级碳酸氢铵比较纯净,可作膨松剂,一般用在油炸食品中,水蒸食品中不用;

②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600体积氨气,其水溶液呈弱碱性。

(3)产生疑惑:臭粉为何可以作膨松剂?为何一般适用于油炸食品而不适用于水蒸食品?

(4)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图二是检验装置,图三是收集装置,取适量碳酸氢铵分别置于两试管中,按如图进行实验。

(5)现象与分析:①图二: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是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B中不再有气泡冒出时,A装置试管中固体消失、   

②图三:装置E的作用是   ,F中收集到氨气,说明氨气具有   性质,取下F,塞上橡皮塞,用注射器向F中注入少量水,看到的现象是   ,拔出橡皮塞闻到氨味。

(6)解释与结论:①有臭味的碳酸氢铵添加到食品中,如果油炸,则含有的少量碳酸氢铵受热时完全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膨胀,且生成物可以迅速挥发而离开食品,没有残留物,其臭味会消失,碳酸氢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添加碳酸氢铵的食品如果水蒸,则   

通过上述探究小颖明白了:高纯度的碳酸氢铵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同一食品添加剂并不适合所有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剂需严格控制用量。

来源:2017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小组将少量过氧化钠(Na2O2)粉末加入盛水的试管中,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甲同学:生成氢氧化钠

乙同学:生成碳酸钠

丙同学:生成氢气

丁同学:生成氧气

(1)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推测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探究】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

无现象

(2)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3)  

有氧气生成

(4)  

溶液变红

溶液显碱性

【得出结论】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拓展】

(6)根据所学知识,请你预测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现象  

来源: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 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P点的含义是   

③t 2℃时,将4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④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C在常温下是气体且元素组成相同,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2(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A+B→   

(Ⅱ)G+Na 2CO 3溶液→   

③写出F的一种用途   

来源:2017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小组从理论上初步探究“已知质量比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

【分析提纯方法】

表一: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S

S≥10g

1g≤S<10g

0.01g≤S<1g

S<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表二: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3和NaCl的溶解性均为  

3的溶解度曲线。

33在70℃时的溶解度约为  g。

【设计提纯步骤】

3和5gNaCl的混合物)

31

(3)降温至20℃

(4)得到晶体

【设计提纯方案】

3,该小组同学结合已有知识,从理论上初步设计了以下方案;(不考虑不同溶质对溶解度的相互影响及实验过程中水和固体的损失等影响因素)

方案一 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检验,取少量(4)中得到的晶体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加  ,观察实验现象。

3晶体的质量约为  g(精确到0.1g)与(4)中得到晶体的质量进行比较

方案三  与95%进行比较。

方案四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分析一: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发出热量

燃烧是  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

镁表面  铜无明显变化

镁与稀盐酸反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3)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玻璃管内的固体由红棕色变为  

发生了化学变化

22444244的混合溶液)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猜想:

(1)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  

(2)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测试类别

S化合价

氢化物

单质

+6

3

24

2444424

2

23

23

0

S

﹣2

2S

2S

2S

(1)填写表中内容:①  ;②  

(2)物质可以按照一定规律发生转化,请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  

424是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在实验室检验其为铵态氮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22O,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  

(5)在实验室中,可用热的碱液除去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  NaOH═  23+  +  2O。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氯化钠、碳酸钙、硝酸铵、氯化钡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检验白色固体的成分(假设实验中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操作是   

(2)气体A的化学式是   

(3)硝酸铵在农业上常用作   肥。

(4)若固体C中加入稀硝酸,有一部分溶解则原粉末的成分中一定有   

(5)若固体C中加入稀硝酸,固体不溶解,写出生成固体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来源:2016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工业上利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用的铁架台是铁的合金制成,合金比纯的金属硬度、强度更高,  也更好。用久的铁架台有一些出现锈迹,学校要对这些铁架台进行除锈,防锈处理,写出除去铁锈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从实际考虑,学校应对这些除锈后的铁架台做  的防锈处理。

(2)为了比较铜、锌、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以将打磨光亮的两根铁丝分别插入  的溶液中,能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来源:2016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做导线,这是利用铜的延展性和  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钢铁厂用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减少汽油燃烧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开发推广使用一种车用乙醇汽油,其中含乙醇10%.请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6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图中M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2)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该放应能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利用图中氢氧化钙能与   反应的性质,可以解释"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壁就变硬了"的现象。

(4)利用图中④氢氧化钙和盐反应的性质,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6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材料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将铝片和硬铝片相互刻画,铝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  

(2)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其原因是  

(3)为了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

①将铁丝、银丝分别浸入硫酸铜溶液中;②将银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丝、银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④将铜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硝酸银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方案是  (填序号)。可行方案中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工业上将赤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②高温煅烧石灰石;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④焦炭充分燃烧,其中体现焦炭作用的反应是  (填序号)。

来源:2016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1)如图是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①化学上将质子数为  的所有氯原子统称为氯元素。

②8号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③在化学反应中,11号元素的原子易  电子。

(2)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粒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①氢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受压时氢气分子之间的  减小。

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来源:2016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铵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阜新"宝地斯帕温泉"远近闻名。若要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检验。

(2)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做"细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的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4)为了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的现象是   

(5)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 2 CO 2+2H 2O,则X的化学式为   

(6)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的用途很多。例如,生活中的氯化钠是常用的调味品。此外,还可以利用氯化钠   等。

来源:2016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班的同学在探究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1)小明认为,据此现象可断定加热时镁能和水反应,小强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2)小明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镁在加热时  (填“能”或“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3)小明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发现溶液中的红色消失了。

在确定酚酞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下,请你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对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做出合理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请设计实验方案,对其中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不需要回答现象和结论)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