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1春 教案

原创

2021-10-15 创作

点赞(0)

收藏(0)

分享

人气(204)

课前准备

教学目的

课中

教学过程 配套资源

课后小结

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

2.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 (重点)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难点)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品味优美的语言

1.本文主要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你能各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吗?

    (1)反复。如“盼望着,盼望着” 叠用“盼望着”生动地表连出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2)拟人。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3)比喻。如“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用“眼睛”“星星”作比,写出了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

(4)排比。如“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

   2.除了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也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这些词语的使用是作者笔下的春更加鲜明生动了。品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你认为富有表现力的字词,与同桌交流,尝试鉴赏。

    (1)山朗润起来了,水起来了,太阳的脸起来了。

   赏析: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赏析:“偷偷”二字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赏析:“闹”字,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境界全出。

   (4)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你的眼。

   赏析:一个“逼”字,写出了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特别的青。

  (5)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赏析:“也赶趟儿似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的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3.结尾的三个自然段运用了三个比喻,这三个比喻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结尾三个比喻句分行排比,先后有序。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它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为它“娇美”,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它有“无穷的活力”。这三个句子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

   目标导学分析写景角度

 1.第三自然共四个句子,各是从什么角度描绘春草的?

明确:第一句是从“点”上描绘,第二句是从“面”上描绘,第三句写孩子们的游戏,侧面写春草带给人的欢乐,第四句以风衬草,从感受的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由点到面,由近及远,从正面到侧面。

2.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树上”的花的? 

明确: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3.春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从哪几个感官角度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的?  

明确:借助其他事物,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写春风。首先从触觉方面,作者引用诗句,又打一比方,让人感觉到春风是温暖的。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接下来写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仿佛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这些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曲非常动听的春天的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风是无形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4.作者绘“春雨图”时,写景的层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段在写景的层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远,由静到动,一幅充满诗情的江南春雨图,流露出作者的对春雨的喜爱。

5.总结以上四幅图画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及语言中所蕴涵的感情。

    以上四幅图画,从四个侧面描绘了春景的美,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景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是写景散文的共同特征。

目标导学法探究运用

  本文是一篇春意盎然的写景美文,怎样描写景物,本文第四段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既要实写,又要虚写;既要写实,还要联想和想象。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让春花的繁盛如在眼前。请你仿照课文,自选景物,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300字左右

  示例:几天前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忽然间闻到清新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哦,牵牛花开了!这些小花啊,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毫无顾忌地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是满盛着琼浆玉液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的众将士们一同开怀痛饮。它们的形体虽然很小,甚至小得可怜,但我此刻却分明感受到它们从来就没有过自贱和自卑,它们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要不然,这么细小的牵牛花茎藤上怎么能不时地伸出一根更细的长芽儿呢!看这些长芽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的小手,牢牢抓住旁边的花架,茎头则勇敢而坚决地向着花架的最高处攀登!数不清的小喇叭齐声喊出“努力拼搏,再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震撼人心的生命最强音!

  学法指导 

分析句子所用的修辞:

   1.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答题格式:该句运用了……修辞,……(该修辞的作用)写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了……感情”。

分析词语表达效果:

 (1)联系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分析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2)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在结构上的作用;(3)联系表达方式,分析词语所刻画的事物的特点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写法指导

 写景时,为了突出其鲜明特征,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也可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悟,多角度、全方位地描绘。把景物写好了,感情的抒发才有依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