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初中物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积越大的物体,质量一定越大

B.

固体的密度总是大于液体的密度

C.

同一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

D.

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来源:2019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玻璃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

来源:2016年广西桂林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天,沥青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知沥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会在病人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降温,依据是酒精蒸发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来源:2016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  (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  ℃,第6分钟时冰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来源: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相同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C.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太阳能、水能、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来源:2016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亮在一杯水中滴入少量酒精,探究这杯混合液体的凝固规律,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每隔 4 min 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记入表中:

时间 / min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温度 / ° C

4

2

0

- 1

- 2

- 3

- 4

- 4

- 4

- 6

- 8

状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1)当实验进行到 44 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 11   ° C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   ° C

(3)由上表数据可知此混合液凝固后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 )

(4) 44 min 后,小亮把杯子从冰箱中取出,过一会儿,发现杯子外壁出现一层霜,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来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备用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来源:2019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来源:2018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在第 18 min 时处于  

来源:2019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 ) ;说明海波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来源:2018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判断依据是   

来源:2019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智造"超薄玻璃"

2018年4月中国蚌埠制造出目前世界上使用浮法工艺批量生产的最薄玻璃,厚度只有.12mm,比两张A4纸的厚度还要薄。超薄玻璃也叫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用来做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等的基础材料。

用浮法工艺生产超薄玻璃最为重要的三个环节是窑炉、锡槽和退火,每个环节需要调整的参数都非常多。

窑炉将制备玻璃的多种原料在炉内加热到将近1600℃,使原料熔化为一体,要增加玻璃的强度,原料中还必须有熔点高于其它原料的金属元素。

锡槽是生产超薄玻璃的关键步骤,窑炉熔化的玻璃液流入锡槽装备中,锡槽中的锡熔化,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再用拉边机将玻璃拉薄,最后进入退火窑,玻璃温度逐渐降低、变硬成型,故此工艺称为浮法工艺。

经过测试,这种超薄玻璃在受到相当于一辆家用轿车以150km/h的速度撞停到墙上的冲击力时仍完好无损。

(1)为了增加玻璃的强度而加入的金属原料的熔点应   1600℃

(2)锡槽中玻璃液密度   锡液密度(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制成的超薄玻璃是晶体吗?   

(4)这种超薄玻璃与常规的同类玻璃相比除了薄之外还有哪些优点?请写出两点:     

来源: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是(  )

A.冰、石英、玻璃 B.食盐、石英、沥青
C.冰、石英、食盐 D.蜡烛、石英、松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_______物质是非晶体.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在第10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____状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所示某种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那么此物质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EF段过程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处于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