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电解水实验
初中化学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  (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  g。

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SO42,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

②电解后,管A中生成的微粒有  (填微粒符号)。

(4)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和临界压强(22.1MPa)时的水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550℃时,测得乙醇(C2H6O)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3所示。

注:δ(分布分数)表示某物质分子数占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的比例。

如δ(CO) = CO分子数 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

图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  

来源: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汉江水、太极湖水等天然水均为混合物

B.活性炭在净水中起着吸附和消毒作用

C.污水集中处理,确保水源区水质安全

D.电解水实验能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来源:2019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C.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来源:2019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1)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x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检验b试管中所得气体的方法是  

(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将A、B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升温到50℃时,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3所示,(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20℃到50℃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 (填“A”或“B”)的溶液。

②图1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

③图1中P点的含义  

④图3中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来源: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

B.通电分解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D.将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钾溶液,则图中物质R是  

来源:2018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可溶性有毒物质

B.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C.水可以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盐酸,常用于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请写出盐酸清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实验一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2)实验二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应称取NaCI的质量为 g,某同学在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这样会使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  6%(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实验三是电解水的实验,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

(1)生活中可以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___  组成的。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6% (填">""<"或"=")。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2H 2O 2H 2↑+O 2↑,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   

(2)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   ,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   ,每   结合生一个氧分子.

(3)在通电条件下,每2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生成   份质量的氢气.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和溶液的知识在生产、生活、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2)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5mL气体,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  mL。

(3)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你认为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农业上过量的施用农药和化肥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D、生活上不用含磷洗衣粉

E、不间断放水洗衣服 F、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活性炭

(4)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①t1℃时,将15gA物质放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②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③从混有少量B物质的A溶液中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  

来源:2017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图,有关电解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负极连接的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B.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

C.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

D.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来源:2017年甘肃省甘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涤纶和羊毛点燃时,都可闻到一股烧焦的羽毛气味

D.在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来源: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来源: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来源: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2017年5月18日,中国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该领域实现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写出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装置。其下列组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硅电池板 B塑料灯罩 C 铝合金灯柱 D钢质防盗螺丝

(3)下图是一种家庭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在该系统中,白天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给用电器供电并用装置X电解水,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A气体的电极与电源的  极相连。夜晚,装置Y是氢﹣氧燃料电池,用于给用电器供电,将  能转化为电能。

来源:2017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电解水实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