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初中化学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B.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

D.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来源: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C.把水加入生石灰中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来源: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钙豆奶粉中的“钙”指的是单质

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

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

来源:2019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划线部分的相关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了化学能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来源: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粽子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2)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3)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该过程是  能转化为电能;

(4)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华晨宝马530Le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微电脑控制器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南极撞击坑成功软着陆。探测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②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覆盖在探测器表面,可以保证探测器在温差极大的月球上正常工作,请推测该材料的一条性质  

③月球上有丰富的氦﹣3(He﹣3)资源,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核内中子数为1,画出He﹣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来源: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燃烧

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  能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现在,人们仍然利用燃料燃烧蒸煮食物,家用液化气的成分之一丙烯(C3H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角度分析丙烯液化与丙烯燃烧两个过程的主要区别  

(2)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用于冶炼金属。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铜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迈入青铜器时代。

(3)在大棚中燃烧沼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沼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比为16:32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E.生成的可做气肥

(4)结合上述事例,谈谈燃烧的价值  

来源:2019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中正确反映了其对应操作的是(  )

A.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C.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D.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来源: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来源:2019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来源:2019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镁元素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被称为“国防元素”。如图1所示为制取单质镁的转化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MgCl2 通电 ¯ Mg+Cl2

(1)在过程①中,所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

(2)过程②所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3)下列有关过程③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潮汐能转化为化学能

(4)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还需要过程①②的原因是  (选项序号)。

A.将氯化镁富集提纯 B.生成更多氯化镁 C.使石灰乳和稀盐酸反应

(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氯化镁样品中MgCl2的含量(杂质为NaCl),称取10g该样品将其置于干净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使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NaOH溶液12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10%的NaOH溶液80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10g此氯化镁样品中MgCl2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来源: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不仅支持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为解决能源、资源等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1)2019年1月,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表面。构成月球探测器的部件有碳化硅(SiC)光学仪器、有机高分子反光板、钛合金筛网车轮等,其中碳化硅(SiC)属于  材料。

(2)港珠澳大桥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不锈钢钢筋,主要利用了其强度高和  的性质。

(3)将生活垃圾中的可燃物分离出来对其进行处理可以得到汽油、煤油等燃料,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下列生活垃圾中能实现上述转化的有  (填序号)。

a.废铁                b.玻璃                c.易拉罐                d.废塑料

(4)太阳能的利用为人类提供充足的氢能源。工业上以太阳能为能源,利用铁的氧化物循环分解水制氢气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过程Ⅰ、Ⅱ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阳能→  →热能。

②写出过程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当过程Ⅱ中得到ag H2时,过程I中得到的O2质量为  g。

来源: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红磷和木炭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所以也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来源: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成为   (填名称)。

(1)"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金属钠排在铜的前面。有的同学据此推测:钠能从蓝色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教师按照下列图示顺序进行演示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①由以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因为反应中没有   色的物质生成,所以金属钠   (填:"能"或"不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②对实验涉及的物质进行分析:硫酸铜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   (填化学式)。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培养皿中所含元素有:Na、Cu、H、O、   (填元素符号)五种元素。

查阅资料得知:"蓝色絮状难溶物"是一种学过的碱,该物质的名称是   

(2)有的同学又产生新的疑问:钠能否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教师为解答学生的疑惑,又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同时记录有关现象:

请结合如图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手触摸图3中烧杯外壁,感觉烫手,说明钠与水发生的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从"图3"中可以断定:液体中出现红色说明反应后液体显   性,结合液体中所含元素,继而推断有      (填化学式)生成。另外,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请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変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鞭炮爆炸发声B.蜡烛燃烧发光

C.煤燃烧火力发电D.电水壶通电放热

来源: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灯泡发光B.风力发电

C.太阳能供热D.蓄电池放电

来源: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