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B.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
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稀有气体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锗(Ge)是第四周期第ⅣA 元素,处于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锗是一种金属性很强的元素 B.锗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C.锗化氢(GeH4)稳定性比CH4 D.锗酸(H4GeO4)是难溶于水的强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    ,C为        (写元素符号)。
(2)写出A、B的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属             (“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4)写出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框图中的氯碱工业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量的过程
B.过程②中结晶出的MgCl2·6H20要在HCl氛围中加热脱水制得无水MgCl2
C.在过程③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过程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0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0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足量溶液A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足量溶液B充分反应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C.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
D.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NO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NO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难与空气中的O2化合
C.含等质量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2)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________(填序号)。
A.破坏臭氧层   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 C.造成酸雨  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3)在含Cu的酶的活化中心中,亚硝酸根离子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常温下,把NO气体压缩到100个大气压,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压力降至略小于原压力的2/3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2O,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变化(4)中为什么最后的气体总压力小于原压力的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酸、碱、盐、氧化物的元素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碱一定含有氢,盐一定不含氢 B.碱、盐可能含氧,酸一定含氧
C.酸、碱、盐可能都不含金属元素 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02 NaOH Na2CO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碘-131和
铯-137()向外界泄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原子中有82个中子 B.CsOH的碱性比KOH强
C.HI比HF还原性强 D.KIO3是碘的最高价含氧酸的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B.蛋白质、乙酸、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C.纤维素与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下列可逆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99.9%的高纯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80℃时,适当增大压强,有利于Ni(CO)4的生成
B.180~200℃时,气态的Ni(CO)4 会分解出纯Ni
C.提纯过程中,CO(g)的量不断减少
D.温度越高,Ni(CO)4 (g)的转化率越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振荡后静止,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有机物A在酸性溶液中加热可发生如下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该有机物A说法错误的是      
①可发生银镜反应     ②1molA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最多可消耗5molH2
③能发生消去反应     ④1molA与烧碱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4mol NaOH
(2)有机物B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B在铂的催化下,与足量氢气发生加
成反应生成X,则X的结构简式为                        
(3)有机物R的结构简式为                    ; R与足量的醋酸发生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