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生物试题 / 探究题
初中生物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李强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 000 mL的清水中2~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四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 mL、100 mL、200 mL、400 mL电池浸出液;
(5)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时喂喂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
50
100
200
400
金鱼成活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设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鱼缸的金鱼必须是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该如何设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滨州市2008)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1)根据此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良好的是_________ 组。
(2)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_________ 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请对上述实验条件稍加改动,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同学对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
甲同学将盆栽的天竺葵进行24小时暗处理(即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乙同学对盆栽的带银边的天竺葵不进行暗处理。甲、乙两同学将各自盆栽的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
几小时后,甲、乙两同学各自从自己盆栽的天竺葵上摘下叶片。
甲、乙两同学把各自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两个小烧杯里隔水加热10——15分钟(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烧杯,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烧杯)
二者都用清水漂洗叶片,然后再把各自摘取的叶片放到两个培养皿里(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培养皿,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培养皿),向叶片滴加碘液。
稍停片刻,再用清水冲掉碘液。
实验现象:甲摘取的叶片除银边不变蓝外,其余部分都变蓝;乙摘取的叶片全部变成蓝色。
请回答:
(1)甲、乙两同学分别对光合作用所需的                  等条件进行了探究
(2)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甲、乙两同学所得到的实验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对实验结论不可靠的进行说明)                                                                      
(4)如果让你做该实验,提出你的改进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1号试管不变色,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     色。
结果分析:
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馒头块中的淀粉没被唾液彻底的消化,淀粉遇碘变蓝色。
实验结论:淀粉的化学消化是从       开始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试管
加入的物质
操作
水温
时间
试剂

馒头碎屑+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馒头碎屑+清水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馒头块+唾液
不搅拌
37℃
10分钟
碘液

(1)若以①和②为一组实验,则实验变量是   ,其中   为对照组,加碘后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号试管液体变蓝,     号试管液体不变色。
(2)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所以要设置重复组,因此就同一个实验在相同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实验结果应取多次实验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探究(共8分)
某同学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选取两个不同品种的花生种子(粒数相同,大小不同),种在同一块地中,且采用同样的管理措施,收获后观察、比较果实的大小。
(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证明生物的变异分__________的变异和__________的变异,分别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改变引起。
(5)计算并比较两个品种的花生果实长度各自的平均值后,得出的结论是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决定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⑴取两片载玻片,分别编号1和2。      
⑵在每片载玻片上滴加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      
⑶用显微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草履虫是好氧生物,如果要想吸取含草履虫较多的培养液,应该从培养液的       (填“表”或“底”)          层吸取。
(2)用镊子夹取一点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的液滴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草履虫的变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是:(以下三空填“选项”中的字母)
①若左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③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都不明显,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 选项      A: 有害    B:有利    C: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
(3)在此实验中,1号载玻片起              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唾液淀粉酶的实验,请完成以下内容。  (8分)

(1)请在表内填写实验现象:
A.变蓝           B.不变蓝
(2)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将淀粉分解成了_____________。
(3)l号试管是_____________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4)从2号、3号、4号试管的实验,可以得知_____________能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将《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 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黄粉虫,观察黄粉虫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黄粉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O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  。
(5)表达和交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甲、乙、丙三组学生各自做了探究实验。下图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境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上述三个实验中,其中探究方法正确的有    小组和    小组,而     小组因                 ,将无法探究蒸发与哪个因素有关。
(2) 本探究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其中丙小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      
(3) 甲小组通过比较塑料袋内外的胡萝卜水分散失快慢来探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要同学们培养绿豆以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有人问:“怎样才能让绿豆快点发芽?”小苹说:“可能要有水分及适当的光照和温度吧!”于是小明用绿豆进行四组实验,其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有,-表示没有):

组别
处理方法
7天后的发芽率
光照
水分
温度



30℃
90%



30℃
90%



30℃
0%



30℃
0%

(1)小苹说:“可能要有水分及适当的光照和温度吧!”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的 ___________ (填写科学探究的步骤)。
(2)甲、乙、丙、丁四组中,可以用来证明“光线是否会影响绿豆发芽”的是 __________,其中的变量是 __________。
(3)小明的实验证明了绿豆的萌发与 ________ 有关,与 __________ 无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细胞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

(1)图E的操作方法可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G所滴液体为碘液,它可把细胞核内的_______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3)若此序列图标表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步骤,则图D所滴液体应为______________;
(4)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置于_________(高、低)倍镜下观察。现有某同学在观察中发现一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移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行为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1)在一个铁盘内,左侧放潮湿土壤。盘上盖不透光纸板;右侧放干燥土壤(土壤除含水量不同外,其他性质与左侧相同),盘上盖玻璃板(如图)。(2)将2只鼠妇分别放入铁盘左右两侧中央处。(3)观察:一会儿2只鼠妇均集中于左侧。(4)结论:鼠妇既喜欢黑暗的环境,也喜欢潮湿环境。请回答:
(1)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否合理?           
(2)若不合理,应该怎样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对鼠妇怎样处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1号
馒头碎屑+2 mL唾液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2号
馒头碎屑+2 mL清水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1)该实验的实验试管和对照试管分别是             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                 ,2号                 。
(4)本实验用37 ℃水溶,是因为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分)某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索“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时,将两个同样大小的水槽分成A、B两组:分别放入2000ml河水、10只同一批的小蝌蚪;A组每隔一天加甲状腺激素5 mg,B组不加甲状腺激素,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如下:

现象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
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A组
4
7
26
0.7
B组
5
9
37
1.3

问题:
(1)、请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实验的结果:                                  
(2)、该实验分成A、B两个组的原因是:                                 
(3)、该实验的变量是                                                   
(4)、该实验结果说明了甲状腺激素具有:                             功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