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生物试题 / 探究题
初中生物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温度以外,还有土壤的潮湿程度等。请你利用以下甲、乙、丙三种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如果你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选择以上哪一个实验装置?       。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2)若将10只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重复进行5组实验,都经过10分钟后,及时统计记录鼠妇数量。如果在明亮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0只、1只、0只,那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分)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3)蚯蚓的呼吸依靠        来完成。 
(4)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          
(5)每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而不放一条的目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完成下列探究活动的相应内容:
实验材料:A:淀粉糊  B:蛋清制成的蛋花液  C:花生油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等
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碘酒等
(1)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以验证胃液在化学性消化中的作用。
①胃液的采集:将一只对铃声已建立起食物反射的狗,在其胃底部做一个人工胃瘘(胃液可由胃瘘流到体外),利用铃声刺激空腹的狗,引起它产生分泌胃液的条件反射的方法,可获得纯净的胃液。
②实验材料选择和制备: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实验材料中应选择〔  〕(填标号),并各取2ml,分装在甲、乙两个试管中。
③验证胃液的化学性消化:

 



实验材料
2ml
2ml
 
对照实验


 
水浴温度

在上表中甲试管对应的①加入2ml__________,乙试管对应的②加入2ml___________。甲、乙试管的水浴温度③应是__________,保温约20—30分钟。
④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甲试管中物质发生变化(消失),乙试管中物质不变化(不消失);此结果说明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胃液对蛋白质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2)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空2分,共8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通过实验,让同学们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体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请你根据实验后的体会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                     环境中捕捉到鼠妇?
(2)你作出的假设是:                                     
(3)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                        
(4)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除了        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影响正不断升级。人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肉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加速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瘦肉精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相等、生长状态相似的两只老鼠分为A、B两组:
A组:用含瘦肉精的猪肉进行喂养,每隔10天测一次心率;
B组:用等量不含瘦肉精的猪肉进行喂养,每隔10天测一次心率;
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A组
B组
饲料类别
含瘦肉精的饲料
正常的饲料
初始测量(心率)
150
150
第一次
230
148
第二次
320
150
第三次
400
152
第四次
死亡
正常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                                                
(2)本实验的变量是                                        
(3)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4)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对于食品安全提一条合理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活动中,A组同学对于蚕的行为产生了兴趣。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
提出问题:蚕总是只吃桑叶,而不吃其它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
(1)实验用蚕的来源:① 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 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小蚕。
请你选择以上两种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_______(填序号)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的变量:
你认为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你打算选择哪两种植物的叶子?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每一组蚕的数量为_________(填序号)。 ① 用1只蚕 ② 用10只蚕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小组准备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甲、乙、丙、丁四个同学一人一个意见,请你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1)甲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做                 
(2)丙的观点说明每组对照实验应探究___      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3)丁的实验方案中,B处理探究___        _在游泳中的作用。
(4)假设鱼主要靠尾鳍控制运动方向。请你设计一组对照实验验证:
将鱼分成两组,实验组的处理:__      __,对照组的处理:__      __。预计实验结果是:__       __组的鱼不能正常转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探究计划,他们按甲、乙、丙、丁的顺序依次发言。你看,一个人一个主意。请你来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1)丙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做____,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
(2)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相比较,可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的是____提出的实验方案。因此,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的情况下,应首选____作为实验材料。
(3)丁提出的实验方案中的A、B分别探究________在游泳中的作用,它们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____
(4)乙认为,,不易观察单个鳍的作用,应对某个鳍的作用单独进行研究。乙的观点反映了科学探究几个鳍同时摆动实验要遵循____的原则。
(5)甲提出的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可以为探究过程中____提供依据。
(6)通过实验探究,你知道了:____的作用是控制鱼前进的方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有关的探究实验:
资料一: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搏斗.
资料二:身穿红色衣服的人经过鱼缸时,鱼缸中腹部变红的三刺鱼会出现攻击行为,而对穿非红色衣服的人无反应.
为了探究引发繁殖季节的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生物实验小组将自制的4种模型分别投入到4个鱼缸中(内有大小基本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条),观察三刺鱼的反应情况。模型形状与颜色和三刺鱼的反应情况见下表:

鱼缸
模型
三刺鱼的反应
1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2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3号
鲳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4号
鲳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如果作出的假设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
[1]和[2]、[3]和[4]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_____;通过这两组对照实验,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以鱼体外形为实验变量,上表中可以形成的对照实验组合有______________  
如果去掉[2]、[3]组实验,只考虑[1]、[4]组的实验,大家认为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雄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由它体内的_______物质所决定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行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苗甲、乙、丙,分别放置地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见下表)。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玉米苗
温室CO2浓度
培养液

0.6%
土壤浸出液

0.03%
土壤浸出液

0.06%
蒸馏水

(1)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和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你认为其原因是                           
(3)对比甲和丙玉米苗的长势,丙的长势明显比甲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           
                   
(4)通过实验探究,他们发现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5)通过对农业生态园中进行一系列实验,他们还发现,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蔬菜幼苗,可以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请你分析其原因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几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试管
实验设计
滴加碘液后的现象
1号
馒头块+2 mL唾液,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
变蓝
2号
馒头屑+2 mL唾液,搅拌,37℃水浴10分钟
不变蓝
3号
馒头屑+2 mL清水,搅拌,37℃水浴10分钟
变蓝
4号
 
 

     (1)1号、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号、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唾液中___________把淀粉分解成了____________。
(3)如果要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请将你的实验设计及预测的实验现象填在上表4号试管所对应的空白处,你认为应选___________号试管作为对照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以鸡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的探究实验方案。

组别
A
B
C
实验
处理
用凡士林涂满每一个鸡卵的表面;
不涂凡士林;
不涂凡士林;
恒温(温度接近鸡的体温)孵化箱中孵化。
室温(约20℃)自然孵化。
恒温(温度接近鸡的体温)孵化箱中孵化。

   注:鸡卵表面有很多用于气体交换的气孔,用凡士林涂满每一个鸡卵的表面可以隔绝鸡卵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请回答:
(1)A组与          组对照,可探究空气对鸡卵孵化的影响;B组与C组对照,
可探究           对鸡卵孵化的影响。
(2)21天后检查各组鸡卵的孵化情况,预计不能孵化出小鸡的组别是         
其原因分别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奇是湖南广益实验中学的一名寄宿生,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之后,他和室友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寝室的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吗?干净整洁的寝室与潮湿脏乱的寝室相比较,哪里的空气中细菌和真菌多一些?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奇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步  骤
A
B
C
第一步
配制好3组相同的培养基,分别标上A、B、C。
第二步
将所有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
第三步


不做任何处理
第四步
将所有培养基放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第五步
观察实验结果(菌落情况、菌落数目)并进行记录

(1)表格中①处的操作方法为将A组培养皿,打开后在干净整洁的寝室内放置5~10分钟,则②处应为                                                                   
(2)步骤三中对A培养皿的处理方法属于细菌真菌培养中的              过程。
(3)将所有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4)在三组培养基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
(5)若A培养基中菌落明显比B培养基中的菌落       ,则说明干净整洁寝室的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比潮湿脏乱寝室中的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区出现很多呆小症患者,经过调查,人们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当地饮用的井水有关。幼儿饮用当地的井水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为了验证当地井水是否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某人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注:如果蝌蚪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则会发育迟缓,甚至不能发育成蛙。)
他提出的问题是:                                                               
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甲、乙。
②甲缸中加入1000毫升水质正常的池塘水;乙缸加入                       
③分别向甲乙两缸中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各一只;并加入等量的饲料。
④两缸中温度等其他条件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以上4个步骤中,有一步存在问题,请找出并修改:
                                                                         
(4)若甲缸中的蝌蚪正常发育,乙缸中的蝌蚪               ,则说明当地井水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1分,每空1 分)探究:植物叶片之所以呈绿色,这是由于其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绿色色素——叶绿素的缘故。韭黄、蒜黄、黄豆芽等都是在无光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请你根据这段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
(1)你提出的问题是;叶绿素的形成与       有关吗?
(2)你对此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叶绿素的形成与     有关。
(3)实验中可能用到的材料是             (填颜色)塑料袋,大蒜头,水,杯子等。
(4)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为:①将等量的大蒜头分别放在两个杯子中,杯子底部都放入        ;②一个杯子的大蒜头用      塑料袋罩住,另一个杯子的大蒜头用        塑料袋罩住,将两个杯子都放在       下。
(5)实验现象可能是;过段时间后,用      塑料袋罩着的杯子中长出的大蒜幼苗叶子是绿色的,用      塑料袋罩着的杯子长出的大蒜幼苗的叶子呈黄白色。
(6)你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与       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