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小学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小学语文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1.在这首伯牙追悼知音钟子期的诗歌中,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诗句的意思。
(1)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选择带线字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1)伯牙
①乐器(      )    ②弹奏(      )    ③发动(      )
(2)洋洋乎江河
①如果(      )    ②好像(      )    ③你(      )
(3)在流水
①志向(      )    ②记住(      )    ③记号(      )
(4)以为世无复为鼓琴者
①足够(      )    ②值得(      )    ③脚(      )
2.解释带线字的意思。
(1)鼓琴而志在高山(            )
(2)巍巍乎若泰山(            )
(3)少选之间(            )
(4)洋洋乎若江河(            )
(5)伯牙破琴绝弦(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
钟子期死后,伯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动词写出了伯牙___________的心情。
5.现在,人们常常用“高山流水”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hāng  cāng)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  sú)为汝多知乎!”
注释:①盂:古代的圆口器皿。②汤:热水。
1.圈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照样子写词语。
例:大车盖   泪泉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选择带线词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1)两小儿
有口才(      )   辩论(      )
(2)日始出时人近
距离(      )   失去(      )
4.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反问句。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蝴蝶泉
(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jiàn  qiàn)。
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xià  jià)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选择带线词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1)东向漱根窍而出
东面(      )   向东(      )
(2)清洌可鉴
照(      )     镜子(      )
(3)过五月乃已
已经(      )   停歇(      )
3.解释带线字的意思。
(1)崖而耸立(      )
(2)东向根窍而出(      )
(3)清洌可鉴(      )
(4)五色焕然(      )
(5)游人从此月(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洌——(      )        耸立——(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疑神疑鬼
夏首之南有人焉,日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霄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
注释:
①夏首:古时地名。在今湖北省夏水;焉,语气助词,无实在的意思。夏首的南边有一个人。
②涓蜀梁:人名。
③善畏:容易害怕,胆子小。
④在一个明月高挂的夜晚出门去。
⑤伏鬼:趴在地上的鬼。
⑥仰头看到自己的头发。
⑦立魅:站着的鬼怪。
⑧背:转身。背转身就跑。
⑨比:等到。等到跑回家里。
1.写出文中的一对意思相反的字: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填空。
文中这个人名叫_________,他是一个既_________又_________的人。在月光下他疑神疑鬼,把自己的_________当作_________,把自己的_________当作_________,结果,_________。
3.在横线上摘录此人疑神疑鬼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读书有三到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解释带线的词语。
谓:______________   漫浪诵读:______________
既不一:______________   心到最:______________
2.“读书有三到”,即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用文中句子回答)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是一句_______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借 衣
雨中借人衣着之出,道泞失足,跌损一臂,衣亦少污。从者掖公起,为之摩痛。公止之曰:“汝第取水来涤吾衣,臂坏无与尔事。”从者曰:“身之不恤,而念一衣乎?”公曰:“臂是我家物,何人身我索讨。”
【注释】①掖:扶  ②摩:抚摸  ③恤:爱惜
1.解释下列加粗字或词。
(1)失足(      )    (2)第(      )    (3)涤(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从者掖公起,为之摩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之不恤,而念一衣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臂是我家物,何人身我索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赞同借衣人的做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   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①奕:下棋。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②秋:是人名。因为棋下得好,所以叫他奕秋。  ③诲:教,教导。  ④其:其中。  ⑤鸿鹄:天鹅。  ⑥缴:系在箭上的丝绳,射鸟用。  ⑦之:这里指代鸿鹄。  ⑧俱:一起。  ⑨为:同“谓”,认为。  ⑩是:这个人。
1.对照注释,逐字逐句理解文段的意思。
2.奕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                 ,另一个                      ,结果                       
3.“奕秋诲二人”,为什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同?请写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22课 盘古开天地 同步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一读,欣赏《忆江南》。
忆 江 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注释]①山寺:这里指杭州的天竺寺。
②郡亭:指杭州郡守官署内的虚白亭。
③更:再。
[大意]
回忆那江南的美好景色,最让人怀念的是杭州。天竺寺中秋月朗照,桂花飘香,徘徊月下看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落下,散落在桂花丛中;躺在郡亭上,观赏那卷云拥雪的钱塘潮。什么时候我才能再游杭州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记一记。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援弓缴而射之。
(2)在默默里算着,八干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滴在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本学期,我们和作家_______________一起领略了老北京过年的热闹;参观了被誉为“____________”的客家民居;认识了许多了不起的人物:如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 ___________________,独自在孤岛上顽强生存下来的_______________,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革命先驱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小升初语文题型汇编——按要求填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记一记。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援弓缴而射之。
(2)在默默里算着,八干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滴在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本学期,我们和作家_______________一起领略了老北京过年的热闹;参观了被誉为“____________”的客家民居;认识了许多了不起的人物:如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 ___________________,独自在孤岛上顽强生存下来的_______________,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革命先驱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小升初语文题型汇编——按课文填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   )者,先自(   )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   )信度,无自信也。”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试着解释下列词语。
度——第一个:
第二个:
操——
遂——
(3)你觉得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滥竽充数》是一篇  ,讲了                                                的故事,告诉了我们                                                            的道理。我们学过的成语故事还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乐园。
怀素练字
怀素是唐朝有名的和尚。他从小入庙出家,可他始终坚持了对书法的爱好,他的代表作《自序帖》可谓草书史上的典范之作。成就的取得,是他长期坚持不懈地练习的结果。
能有这样的“结果”,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僧人的本职是事佛、坐禅念经,要练字,就要把分分秒秒的休息时间全占满。这一点,怀素完全做到了。他的毅力是令人赞叹的。
练字还需文房四宝俱全。寺庙中的生活本来就是清苦的,买笔买墨就得不少钱,还哪有钱去购买砚台、纸张呢?可这并未难住怀素。聪明的怀素想出了一个省钱的办法——以芭蕉叶代替纸张。
长沙的气候温暖、潮湿多雨,非常适合芭蕉的生长。芭蕉叶子又肥又大,代替练字的纸倒也凑合。于是,怀素在房前屋后的隙地上栽了上万株芭蕉,以供摘取叶子挥洒笔墨。他给自己掩映在芭蕉丛中的庵堂取名为“绿天庵”。
由于怀素练字过勤,芭蕉叶子不够使用。他又找了块木板,刨平后刷上油漆。每年在
芭蕉叶子没长成之前,他就用木板练字。写满一板后,擦掉之后再写。如此反复不已,时间长了,一场木板竟磨穿了。
练字离不开笔,怀素对笔十分爱护,每写完字都把它洗得干干净净。他没有合适的盛水器皿,便就地取材;到屋外的一个小石头池子里洗笔,拿它当了“笔洗”。日久天长,池子里的水全都变成了黑水。人们就叫它“墨池”了。
怀素每天在芭蕉叶、木板上耐心地写着字,笔用秃了一支又一支,几年后,用秃的笔有一大堆。怀素对这些笔感情很深,把它们葬在山下。他还为这些笔树立了墓碑,名之为“退笔冢”。
怀素就是这样努力创造条件,勤习苦练,终于练就一手用笔盘旋、狂放,变化繁多而又挥洒自如的狂草,由一个爱写字的小和尚成为一名值得效法、赞颂的书法大师。
(1)文中有些词语我们不常见到,请你试着说一下它们的意思。
事佛——
坐禅——
狂草——
(2)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结果”加了引号,这里引号的作用是                   
(3)请你把画线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4)短文的文章结构是             ,请你用曲线画出文章前后呼应的句子。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文回放。
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1)读一读,说说你怎么理解画线句子。
                                                                             
(2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他是一位怎样的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