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时,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当他将手指移开时,乒乓球没有下落.该现象可说明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压强 ▲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乌鲁木齐将开通到北京的高速列车.
(1)高速运行的列车必须关紧门窗.此时车窗玻璃受到空气对它的压力差指向   (选填“车外”或“车内”.当列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匀速运动时,车厢中的一乘客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他   (选填“能”或“不能”)落在车厢的起跳点.
(2)某火车票上标有发车时间为晚上20;40.到达目的地时间为第二日凌晨5:25的字样.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时间是   h.某高速列车以300km/h的速度在水平铁轨上匀速行驶中,突遇紧急情况立即刹车,刹车后列车以120km/h的平均速度运行4km后停止.列车停止2min后又以12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4km后恢复到原来的速度.则由于紧急情况的发生所耽误的时间为   s.
(3)一节高度为H,重为G的车厢停在水平铁轨上,铁轨宽度为L,若垂直吹向车厢侧面的水平风力可等效作用在车厢的中部,则风力至少为   才能把车厢吹倒.(车厢看做长方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4)磁悬浮列车也是一种高速列车,它的核心部分是电磁铁.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制成的.列车能够悬浮利用了磁极间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的原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航模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操场上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操作遥控器,使重为3N的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10m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12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m/s.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B.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
C.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2.5W
D.在悬停阶段飞机升力的功率为3W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端午节彦君坐动车到荆州旅游,下列对相关的物理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

A.彦君坐在飞驰的列车中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她是以从身边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
B.火车站,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是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动车减速进站时,桌子上的水杯向前滑动,是因为速度减小,水杯受到的惯性减小
D.彦君在九龙渊观看了场面激烈的龙舟赛,参赛选手使用的船桨是省力杠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乙,把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一定长度,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音调不同             

C.图丙,汽车的倒车雷达能发现车后的物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图丁,发声的扬声器使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来源:2018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们听不到真空罩中闹铃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B.敲击音叉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是因为音叉振动变快

C.莱芜城区从2019年5月开始禁放鞭炮,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渔船上安装的声呐系统是利用次声波确定鱼群的位置

来源: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地区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水中鱼群的

C.给机器加橡皮垫来减弱它的振动,是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噪声

D.响度主要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来源:2017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华为与库卡公司联合推出5G@机器人项目。如图是一主一副两机器人在展厅内表演打击乐。吊钹在鼓棒的敲击下     发声。机器人用不同的力度击打吊钹,来改变声音的       。主机器人发出的无线信号通过        传递给副机器人,同时完成打击动作。

来源:2017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传递能量

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

来源: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敲鼓时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C.学业考试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医生用 B 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来源: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智在体会声现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分别轻敲桌面和重敲桌面,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C.

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是利用骨传导

D.

敲鼓时看到鼓前蚀焰摇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来源:201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B.

"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C.

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D.

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来源:2017年广西河池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探究

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过程

结论

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①轻敲 256 Hz 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

③换用 512 Hz 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  有关。

来源: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 8m/s

C.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来源: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