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0mol/L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  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1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mol电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时,在加入二氧化锰后应首先加入浓盐酸,然后再点燃酒精灯
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Na2SO3溶液中,与Na2SO3不发生反应的是
①Na2O2和CO2  ②Al和NaOH溶液  ③MnO2和浓盐酸共热
④浓硝酸和铜片  ⑤铜片和浓硫酸共热  ⑥碳酸钠和硫酸反应

A.只有② B.只有②⑤ C.只有②⑥ D.只有②⑤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CuO和Fe2O3的混合物m克,向其中加入1 mol·L-1的HNO3溶液200 mL恰好完全反应,若将2m克该混合物用足量CO还原,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A.(2m-1.6)克 B.2(m-1.6)克 C.(m-1.6)克 D.3.2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防疫部门使用了含氯类消毒剂,其中的氯胺是一种长效缓释有机氯消毒剂,有强氧化性,其杀菌能力是一般含氯消毒剂的4—5倍,下列有关氯胺(NH2Cl)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A.氯胺水解产物为NH2OH(羟氨)和HCl
B.氯胺的电子式为
C.氯胺的消毒原理与漂白粉相似
D.氯胺中氯的化合价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周期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最高化合价越高
B.同主族的单核阴离子,其还原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
C.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D.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对应的含氧酸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B.硫酸铁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Fe3++SO42+Ba2++3OH=BaSO4↓+Fe(OH)3
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NaHSO4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H++SO42+Ba2++OH=BaSO4↓+H2O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2 NA
B.标况下,22.4L氯气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18g D2O和18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D.将100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Li、Na、K、Rb、Cs的叙述均正确的一组是
①金属性最强的是铯
②氧化性最强的是锂原子
③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它们的氧化物都只有M2O、M2O2两种形式
⑤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
⑥密度按Li―Cs顺序呈依次递增趋势
⑦离子半径: Rb+>K+>Na+、Cs>Cs+>K+
⑧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A.①③⑤⑦ B.①④⑤⑥⑦ C.①②⑥⑧ D.①③④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
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A13+、Na+、NO3、C1
C.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
D.在c(H+)/c(OH)=10-12的溶液中:K+、Na+、ClO、NO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下列六个转化,其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SiO2→Na2SiO3  ②S→SO3  ③NH3→N2
④CuO→Cu(OH)2  ⑤Cl2→NaClO  ⑥SO2→H2SO4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可见光通过胶体出现“光路”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
B.胶体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C.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搅拌可制得Fe(OH)3胶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KI淀粉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
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白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IO3+10HCl
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3-
D.途径Ⅱ中若生成1 mol 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蛇纹石由MgO、Al2O3、SiO2、Fe2O3组成。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在所得的沉淀X和溶液Y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
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红色颜料Fe2O3
C.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OH)3和Mg(OH)2
D.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溶液中除H+、OH-外,还含有大量的Mg2+、Fe3+、Cl-,且这三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l:l:6。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该溶液中加入KI溶液后,原有的五种离子物质的量不变
B.向该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C.若溶液中c(Cl-)="0.6" mol·L-1,则该溶液的pH为l
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只发生置换反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试题